类丹毒(Erysipeloid)是由猪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亦称猪丹毒杆菌,侵入人体皮肤的伤口,引起如丹毒样皮肤损害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皮损多发生于手部,可伴有全身症状。
病因及发病机制
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细棒状、微需氧、不活动的革兰阳性菌,易形成长分枝状菌丝,在干燥、腐败组织、海水或淡水中均能存活。此种微生物在室温(30~37℃)、1个大气压、含5%~10%的CO2条件下,加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
猪红斑丹毒丝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土壤及鱼类、猪、鸟类等动物的体表和肠腔等都有本菌存在。在自然条件下马、山羊、绵羊等动物也可感染。此种细菌也存在于蟹类和其他贝类分泌的黏液中。
人类可因接触带菌的动物或其制品而感染,故本病主要见于经营家畜、鱼类、禽鸟的人或屠宰工人、制革工人及兽医等,主要经外伤的皮肤感染致病。有时发生于洗鱼、切肉时,手被刺伤或刀切伤引起感染。
症状表现
本病潜伏期2~7天,最短者8小时,超过1周者罕见。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三型。
(一)局限型 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型。在病菌侵入部位发生疼痛,随后患处皮肤出现肿胀和红斑。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边缘清晰的多角形紫红色斑。红斑逐渐向周围扩散,中央部分消退,边缘微隆起而成环状,有时可有水疱形成。病损范围直径一般不超过10cm,多发生于手及腕部,局部有灼热感或瘙痒。如果手指受累,则出现肿胀和局部皮肤紧张而使其活动受限(图3-3-48)。少数患者伴发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病损不化脓,消退后也不脱屑,可遗留色素沉着斑。患者一般不发热,多无全身症状。如不治疗,一般在2~4周内可自然座愈。有些病例病损呈游走性,在旧皮损附近不断出现新的紫红色斑,红斑此起彼伏,皮损可蔓延至整个手部,致使病程拖延数月之久。
图3-3-48 拇指至手背侧,境界清楚的紫红斑,逐渐向周围扩展,中央部分消退,边缘微隆起而成环状
(二)弥漫型 临床少见。在远离原发感染部位可出现弥漫性或泛发性皮损,皮损形态与局限型相同,但炎症更为明显,也有呈环状、地图状或奇异形状,常伴有发热和关节炎症状。血培养阴性。
(三)败血症型 临床罕见。患者一般没有典型皮损,但可发生广泛性红斑和紫癜。全身症状明显,伴长期发热,可导致心内膜炎和关节痛及多种内脏损害。血培养阳性。死亡率高。在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还可表现为无心内膜炎的菌血症。
诊断及鉴别
根据职业和明确的鱼、肉或鱼制品接触史,手部外伤或刀切伤史以及特征性的境界清楚的紫红斑损害,本病不难诊断。但败血症型还需细菌培养方可确诊。也可以使用琼脂凝胶扩散沉淀试验或荧光抗体来确诊。
本病需与其他细菌性感染,如蜂窝织炎及丹毒相鉴别。丹毒和蜂窝织炎皮损进展迅速,颜色鲜红,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血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
治疗
首选药物是青霉素。一般局限性损害,可用青霉素口服或注射,连用5~10天。严重感染者应尽早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连用4周。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四环素、红霉素、磺胺类药等。新一代的抗生素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或亚胺培南等也已用于类丹毒的治疗。局部可配合鱼石脂软膏敷包治疗。
大部分未治病例经过约3周的过程后可自愈,但有的会反复发作。早期应用青霉素治疗,可迅速缓解症状,复发者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