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目前丙酮酸激酶(PK)缺陷的评价指标包括: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使用荧光筛查、酶活性测定、低底物利用率、同类底物利用率、米氏常数(Km)与最大反应速率(Vmax )、抑制剂或激活剂敏感性、热稳定性、pH曲线与最适pH、电泳迁移率等。定性或半定量的荧光法方便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和个样筛查;临床上从可操作性和诊断价值考虑,通常以酶活性定量测定值作为确诊指标。由于PK缺陷症实验室表现的特殊性,对疑有PK缺陷症的患者样本除了测定酶活性,还应做PK低底物利用率测定;在PK活性偏高的PK缺陷症患者,低底物利用率往往明显低下,可以提示诊断;热稳定性试验也是提示诊断的选用指标。

此外,还应注意红细胞形态。PK缺陷症红细胞由于能量代谢障碍、失K+ 、脱水,可以形成致密皱缩的小棘球形红细胞,仔细观察外周血涂片,可以在部分患者样本中见到,提示诊断。然而,家系调查结果是PK缺陷症确诊的重要依据。PK缺陷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杂合子双亲多无临床症状,可以检出年龄相关酶的缺陷,为确诊提供有力证据;家系调查还可以检出具有两种不同类型红细胞缺陷的双重杂合子。因此,对溶血性贫血患者同时进行红细胞酶、红细胞膜、血红蛋白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可提高确诊率。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8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