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rner(1873年)首次描述糖尿病患者可以出现屈光度的改变。以后相继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

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双眼视力减退,这种变化常与血糖浓度急剧变化有一定关系,一般多发生在50岁以后的患者。在糖尿病急性初发期或所谓的复发期,血糖浓度急剧升高可以出现近视性屈光不正,往往是在短时期内出现。一般持续约10天左右,当得到适当治疗后,血糖浓度下降,此时又可出现远视性屈光不正,一般持续约10天至3周,屈光度的改变约1~4屈光度,也有报告达-14屈光度。不论近视或远视常伴有散光,散光度可高达-6屈光度和+9屈光度,同时可伴有完全或不完全的调节麻痹。

屈光度改变的原因有多种学说:主要与晶状体和眼内房水渗透压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当血糖升高时,血中Na、K等电解质紊乱致晶状体囊膜渗透性改变,晶状体内由于山梨醇蓄积,形成高渗透压,房水中大量水分渗入晶状体皮质纤维内,使晶状体增厚变凸,增加其屈光度,形成近视,即看不清远处事物。当血糖浓度降低时,则可引起相反的渗透压改变,房水从晶状体经晶状体囊膜渗出,晶状体厚度变薄,则成为相对的远视,即远近事物均不清晰。待病情好转,血糖浓度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屈光度异常改变可以恢复。如果近视持续不恢复,视力逐渐下降,则应详细检查有无晶状体混浊,即是否有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生。糖尿病患者的这种视力变化有时有自觉症状,即看远处不清楚,来要求配眼镜,故如果一个中年人,视力有反复的变化来要求配眼镜时,需经过详细地检查有无糖尿病。如发现血糖不正常,说明屈光不正的改变可能是暂时的,不需要急于配镜,待治疗后,当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时,屈光不正的现象也会逐渐恢复。

病例介绍:男性,62岁,原为双眼远视(+1. 75屈光度球镜),平时裸眼视力为0. 6~0. 7,戴镜矫正视力为1. 2,由于工作劳累,饮食不当,突觉戴镜看不清远处的东西,不戴镜反而看远处比较清楚。眼科检查:双眼裸眼视力为1. 2,不接受远用镜,眼前节未见异常,无白内障,眼底未见异常。查血糖为17. 9mmol/L,经内科、内分泌科详细检查确诊为糖尿病,服用抗糖尿病药物治疗及严格控制饮食后,血糖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视力又恢复至原状,需要戴原有的远视眼镜。此患者视力变化说明血糖急剧变化,引起的暂时性屈光改变。

有研究表明,近视的严重程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近视程度越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越轻。高度近视眼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高度近视眼后巩膜葡萄肿区视网膜血流量减少,也可能是相对较薄的近视性视网膜得以从脉络膜吸取更多的氧所致,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减轻。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