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与糖尿病的病程、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无关,通常在糖尿病发生数年后出现。糖尿病性小血管炎是其发病基础,除血管壁有糖蛋白沉积外,直接免疫荧光可见IgM、IgA、C3和纤维蛋白原沉积。并在表皮真皮交界处见纤维蛋白原呈线状沉积,表明本病的发生机制是免疫复合物性血管炎。女性多见,皮损主要位于胫前。初起为圆形、坚硬、暗红色丘疹或斑块,一个或数个,发展缓慢,可扩大或相互融合成卵圆形或不规则的坚硬斑块,边缘明显。常呈棕红色或紫色,中央扁平或凹陷,多由真皮萎缩造成。有的中央为浅黄色,边缘为浅红色,表面呈玻璃状,或有少许鳞屑,并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和纤维化,外观如硬皮病样,其周围皮肤正常。皮损还可见于股、上肢及躯干等处,1/3病例发生穿凿性溃疡。易与梅毒样树胶肿和脂膜炎相混。组织病理病变在真皮,在渐进性坏死灶和纤维化区周围组织细胞呈栅状排列,可见多核巨细胞,混以淋巴细胞而形成的肉芽肿性损害,坏死区小血管内膜增厚、纤维化,表皮和附属器破坏,溃疡形成。皮损处外用补骨脂加紫外线(PUVA)有效,可调染料激光照射有效,局部皮质激素封包或损害内注射有效。患者皮损如果长期不治疗,可继发鳞状细胞癌。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