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状态(餐后血脂、餐后氧化代谢状态等)与餐后高血糖密切相关,可以促使与加重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持续的餐后高血糖和高HbA1c状态以及餐后高血脂、餐后氧化代谢状态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尤其是小而密的LDL、血小板和钙质在血管壁内层堆积,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损伤,血栓形成而加重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餐后高血糖可伴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造成血管损害,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促发心血管事件。临床研究中已观察到2型糖尿病患者,甚而正常人,在餐后可出现多种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可能机制如下:

一、脂质过氧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Tsai等观察到在血糖控制欠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LDL对氧化修饰的敏感性明显增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同样能观察到餐后LDL氧化增强,且与高血糖的程度密切相关。

二、内皮功能障碍:一般认为血管内皮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血管稳态,内皮功能障碍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一系列心血管事件。Jorgensen等观察到糖尿病患者对刺激所产生的血管舒张反应消失,而这种异常与血糖控制情况有关;另外,体内研究证实高血糖可通过减少一氧化氮产生或减低其生物活性而诱发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阶段可观察到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快速降低,这种降低与餐后血糖幅度成正比。

三、高凝状态:血糖剧烈波动时,在正常人及糖尿病患者中可观察到纤维蛋白原半衰期缩短,纤维蛋白肽A升高,凝血酶原片段、因子Ⅶ及血小板聚集增多等,表明凝血系统已被激活。同时,也有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可诱发凝血酶过量产生,且与血糖升高的程度紧密相关。

四、黏附因子水平升高:黏附因子调节内皮与白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黏附因子的高表达意味着白细胞(特别是单核细胞)黏附于内皮增加,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之一。在各类黏附因子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最受关注,研究证实,在血管病变和糖尿病患者中,都伴有细胞间黏附因子水平升高,不管这些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血管病变;急性高血糖均可引起糖尿病和正常对照者循环血中ICAM-1水平升高。

五、炎症因子分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早已达成共识,糖尿病也是如此。研究发现,高糖钳夹试验或餐后阶段的急性高血糖均可促进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8的分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与进展。

六、氧化/氮化应激增强:Brownlee指出餐后高血糖诱导线粒体超氧化物活性氧簇(ROS)生成过多致组织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基础。并认为糖尿病并发症涉及的多元醇通道、蛋白激酶C(PKC)、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己糖胺4种途径的激活均由上述机制所诱发。抗氧化剂能阻断高血糖所致的内皮功能受损、高凝状态、血浆ICAM-Ⅰ和白介素水平升高;餐后血糖越高,抗氧化剂活性下降越明显,降低餐后血糖能改善内皮功能、减少氧化应激均强烈支持上述观点。血糖剧烈波动(漂移)较慢性高血糖更能诱发氧化应激。

餐后高血糖也导致氮化应激增强,ROS和一氧化氮产生过多,有利于细胞毒性反应物氧化亚硝酸盐阴离子的形成,氧化亚硝酸盐阴离子,氧化含有酪氨酸蛋白质的巯基,影响信号传导通路。临床上以硝基酪氨酸作为氧化亚硝酸盐的替代指标。有报道,硝基亚硝酸盐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预测因子。

血脂代谢紊乱也是糖尿病患者公认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有证据表明餐后高血脂和餐后高血糖均通过氧化应激独立诱发内皮损伤,氧化应激是其共同介质,这使得餐后高血糖独立于餐后高血脂致动脉硬化的说法更为可信。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