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菌感染性皮肤病系由化脓性球菌所引起的皮肤病,简称脓皮病。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按其革兰染色性不同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革兰阴性球菌,有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球菌及其他球菌等;另一类是革兰阳性球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等。这些菌均是球状,无鞭毛及芽胞,其致病特性为引起化脓性炎症,故称为化脓性球菌。引起皮肤病变者,主要是葡萄球菌、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

正常皮肤的菌株:人在出生时,皮肤是无菌的,但出生后不久,皮肤即附有细菌。据统计,一般正常皮肤每平方厘米约有6万~8万个细菌。多数学者认为,正常皮肤上的细菌都存在于表皮最外层(表皮皮脂膜及角质层之间)以及毛囊开口处。正常皮肤的菌株分为皮肤常住菌(resident flora)及皮肤暂住菌(transient flora)两大类。常住菌系指能在皮肤上生长繁殖,定植于皮肤上的菌株,而暂住菌系指暂时着落于皮肤上的菌株,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克隆性生长、繁殖,引起皮肤感染,故又称条件致病菌,经过一定时期、机体抵抗力升高后,可由皮肤上消失。

皮肤常住菌

1.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又称白色葡萄球菌,一般无致病作用。常见于皮肤表面,是皮肤正常菌群之一,有抑制皮肤上其他细菌的作用,但亦可引起皮肤的痤疮化脓及其他感染。

2.类白喉杆菌(Diphtheroid) 属于棒状杆菌属(Coryne bacterium),常位于皮肤上,类白喉杆菌分需氧性及厌氧性两大类:

  1. 厌氧性类白喉杆菌:此类菌的分类现尚很不一致,Bergy分为痤疮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acnes)、短小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肉芽肿性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granulosum)、黄色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flavidum)及类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oides)五种;亦有人将之分为12种。在此类细菌中,主要是痤疮棒状杆菌,此菌革兰染色阳性,大量存在于面部皮脂腺、毛囊的周围。在痤疮损害中则数目更多。以往曾认为它是痤疮的病原菌,现发现此菌并不是痤疮的致病菌,而是由于本菌有嗜脂性,且有分解皮脂中的中性脂肪的作用,故在皮脂溢出部位很易查见。此外,此菌偶亦可作为条件致病菌,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脑旅肿等。
  2. 需氧性类白喉杆菌:常存在于腋窝、趾间等处,皮肤越潮湿,此菌数越多。一般尚可分为嗜脂性和非嗜脂性两种。皮脂内的油酸可促使嗜脂性者生长。非嗜脂性者较特殊的有纤细棒状杆菌(Gorynebactenium tenuis)及微细棒状杆菌(Gorynebactenium minutissimum)。前者引起腋毛癣(Trichomycosis axillaris),使腋毛或阴毛发生黄色结节;后者引起腹股沟及腋窝部的表浅性红癣(Erythrasma)。

3.需氧性袍子型(Aerobic sporeformes)主要有白念珠菌及腐生性念珠菌,此外尚有嗜脂性的马拉色菌属。

  1. 念珠菌属(Candida):在高温潮湿的热带地区,正常皮肤上白念珠菌的检出率达15%,而腐生性的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及热带念珠菌(Candida tropicalis)等检出率更高。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使用较多,白念珠菌的皮肤感染也有所增加,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2. 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根据基因组比较及核糖体大亚基单位(Large-subunit ribosome-RNA)序列分析,将马拉色菌属分为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厚皮马拉色菌(Malassezia pachydermatis)、合轴马拉色菌(Malassezia sympodialis)、斯洛菲马拉色菌(Malassezia sloofiae)、钝形马拉色菌(Malassezia obtusa)、球形马拉色菌(Malasseziaglobosa)和限制性马拉色菌(Malassezia restricta)等7个菌种,近年来又有一些新的菌种发现,分别命名为Malassezia dermatisMalassezia japonicaMalassezia yamatoensisMalassezia nana。糠秕马拉色菌是Gordon首先从花斑癣病损中所分离出嗜脂性马拉色菌,它在皮肤表面的脂膜中呈孢子型,当进入角质层深部则呈菌丝型,在皮脂溢出区的鳞屑中检出率也很高,越来越多学者认为它与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皮肤暂住菌

1.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此菌是引起皮肤黏膜化脓性感染最常见的细菌,对皮肤的定植性不如表皮葡萄球菌,故不能成为常住菌。据统计,正常人鼻部带菌率可高达40%,其他部位皮肤的带菌率为8%~22%。值得注意的是,近数十年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MRSA感染的院内监控应引起高度重视。

2.八叠球菌(Sarcina)在婴儿期大部分皮肤上其定植率很高,故也曾被看作为该时期的常住菌。

3.链球菌(Seteptococcus)根据它在血琼脂平板培养上的溶血情况,可分为α、β、γ三型。β型链球菌致病力较强,人类的链球菌感染多数是由此型所引起。α溶血性链球菌及γ非溶血性链球菌一般多存在于正常的鼻部及咽喉部,皮肤上比较少见,而新生儿后期的正常皮肤上,此种细菌的检出率很高,故又看作是此时期的常住菌。

4.奈瑟菌(Neisseria)属此属细菌只有脑膜炎球菌和淋病奈瑟菌具有致病性,其他大部分为非致病性细菌。有人指出,除婴儿外,此类细菌的检出率很高。

5.革兰阴性细菌皮肤上暂住的革兰阴性细菌大部分是革兰阴性杆菌,且它们与革兰阳性球菌之间有拮抗作用。

  1. 肠道杆菌(Coliform bacilli):最多见的为大肠埃希菌。由于它是肠道中正常菌群的一种,尤其在婴幼儿更易检到。它一般不致病,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B、K,但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引起皮肤感染。
  2.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aginose):此菌是肠道常住菌,而在皮肤上则为暂住菌。本菌广泛存在于水和空气中,尤喜潮湿,对多种抗生素皆不敏感。在皮肤损伤及烧伤等创面上容易生长繁殖发生感染,致使创面不易愈合,甚至发展成为败血症。
  3. 变形杆菌(proteus):是肠道内常住菌,可由肠道而暂住于皮肤上,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成为条件致病菌。
  4. 粪产碱杆菌(Alkaligenes faecalis):也是肠道中常住菌,有时可附着于皮肤上而成为暂住菌。
  5. 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既往称模仿菌属(Mimae),根据生化反应又可分为模仿(Mima)菌属及海雷(Hetella)菌属。前者典型菌种为多形性模仿菌(M.polymorphea),后者典型菌种为阴道海雷菌(H.vaginicola)。此种菌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血液、尿、脑脊液中也可见到,有时也可暂住于皮肤上。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