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较常见,又称良性淋巴网状细胞增生症,是由猫抓接种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局部肉芽肿性淋巴结炎。好发于秋冬季,60%~90%的患者是儿童和青年人。是导致儿童和年轻成人慢性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病因。
绝大多数猫抓病是由汉赛巴尔通体(B.henselae)所引起。B.henselae通过蚤在猫与猫之间传播,通过猫抓或咬伤由猫传播给人。在猫蚤存在的地区,大约40%的猫有此种微生物的无症状菌血症。
症状表现
50%~90%的患者有原发损害。猫抓后3~5天开始出现。类似昆虫叮咬,但不痒(下图)。多在数周内愈合,常无瘢痕形成。
手背被猫抓部位发生一小结节,中央结痂
淋巴结肿大是此病的标志,于原发损害出现1~2周后或接种10~50天(平均17天)后开始出现。通常为局限性且单侧性。肿大的淋巴结发热、发红,可有触痛。由于多数接种都在上肢,所以肱骨内上髁和腋下淋巴结肿大最常见(50%),次为颈部(25%)或腹股沟(18%)。虽然不会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但可出现系统性症状如发热、疲倦和纳差。不经治疗,肿大的淋巴结可于数周至数月后消失,其中10%~50%的病例出现自发性化脓。如果原发损害位于结膜,就会出现慢性肉芽肿性结膜炎和耳前淋巴结肿大,又称Parinaud眼淋巴结综合征。偶尔也有急性脑病、溶骨损害、肝脾脓肿、高钙血症和肺部表现的报道。另外,猫抓病可出现结节性红斑、斑丘疹、多形红斑和紫癜等皮肤损害(下图)。
两下肢散在皮下结节,红色,如结节性红斑
组织病理:其组织形态随病程而异。淋巴结特征性的变化是在皮质区和副皮质区的中性粒细胞构成的微脓肿性肉芽肿形成。中心坏死化脓,外周为上皮样细胞及巨核细胞排列成栅栏状。受累淋巴结内,特别是小血管周围组织中,用Warthin-starry染色可找到革兰阴性杆菌。
诊断治疗
诊断:在猫抓后发生肉芽肿性结节和单侧淋巴结肿大应怀疑本病。本病主要依据临床特征诊断,可行原发损害与淋巴结活检和感染因子的检查。亦可应用猫抓皮肤试验(Hanger与Rose试验),但如果病史和临床表现有特征性,则极少需要作此种试验。需要排除局限性淋巴结肿大的其他感染和肿瘤性病因,如兔热病、孢子丝菌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和霍奇金病。
治疗:本病具有自限性,绝大多数猫抓病患者可自愈。有波动感的淋巴结应行抽吸术,但不能切开引流。有严重内脏疾病和免疫受损的患者,可使用利福平、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或多西环素及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治疗。症状严重、长期不愈的肿大淋巴结可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