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相合并4相性房室传导阻滞又称为频率依赖性混合型房室传导阻滞,表现为心率正常时房室传导正常,呈1:1传导;而当心率增快或减慢到一定程度时,则出现房窒传导阻滞。多见于阻滞型房性早搏(3相性阻滞)代偿间歇后的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0.04~0.06s)或P波下传受阻,甚至连续数个P波下传受阻(4相性房室传导阻滞)。

3相合并4相性束支阻滞又称为频率依赖性混合型束支阻滞,表现为心率正常时QRS波形正常,而当心率增快或减慢到一定程度时,则出现束支阻滞图形。有4种心电图表现:
- 3相性左束支阻滞合并4相性左束支阻滞;
- 3相性右束支阻滞合并4相性右束支阻滞;
- 3相性左束支阻滞合并4相性右束支阻滞;
- 3相性右束支阻滞合并4相性左束支阻滞。
由于左束支4相阻滞的临界周期较右束支短,故4相性左束支阻滞相对多见,而右束支3相阻滞的临界周期较左束支短,故3相性右束支阻滞较多见。因此,在同一份心电图上,3相性右束支阻滞合并4相性左束支阻滞概率较高。
3相性房室传导阻滞合并4相性束支阻滞:房性早搏、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率增快时所产生的3相性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其长R-R间期的出现为4相性束支阻滞创造了条件。
4相性房窒传导阻滞合并3相性柬支阻滞:心率增快时或较短间歇后,出现束支阻滞图形,而心率减慢时或较长间歇后,出现房窒传导阻滞。
阵发性房窒传导阻滞是指突然发生的连续3个以上窦性P波下传受阻,同时多伴有短暂性心窒停搏(RR间期>3.0s)。根据受阻P波的多少可分为阵发性二度Ⅱ型、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亦可根据与频率关系,可分为3相性、4相性及与频率无相关性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这里着重讨论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无论与频率快慢是否相关,其阻滞部位大多发生在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下(束支、分支内)。当出现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往往伴随低位逸搏点冲动形成障碍,不能及时发放冲动而出现较长时间的心室停搏,导致晕厥或阿一斯综合征发作而危及生命,是安装人工起搏器的指征。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lcecg/xlsc/34fs/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