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症又称为头部毛囊周围炎(perifollicutitis capititis)或头皮部分割性蜂窝织炎(dissecting cellulitis of the scalp),是一种少见的头顶部慢性化脓性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在病损中可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有时也可发现链球菌及双球菌。本症常与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同时并发,且此三种疾病发病机制和组织病理变化均相类似,故有人将此三种病概括称为毛囊闭锁三联征(follicular occlusion triad)。此病是否为原发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尚有怀疑,因内服糖皮质激素有效,推想此病可能是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而造成的组织破坏。

症状表现

多发生于成年男性。初起头发部,尤其头后部,发生数个毛囊炎和毛囊周围炎,后渐渐增大变深而形成半球状或细长的结节,病损处毛发脱落,呈现淡红色表面光滑紧张的隆起。后结节软化而形成脓肿,破溃后成为多数瘘孔,有脓汁流出。瘘孔与瘘孔之间,由于皮下组织侵蚀破坏,互相沟通,因此压迫结节可在相接近或距离较远的瘘孔中排出脓汁(下图)。慢性经过,常一处病损痊愈留有瘢痕,但它处又发生新的病损,如此绵延数年到数十年之久。

头发部多数毛囊炎,成半球形结节,淡红色,结节破溃后成为多数瘘孔,有脓液流出。病损处有瘢痕毛发脱落

头发部多数毛囊炎,成半球形结节,淡红色,结节破溃后成为多数瘘孔,有脓液流出。病损处有瘢痕毛发脱落

组织病理

早期损害为一种毛囊周围炎,有广泛性中性粒细胞、淋巴样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形成脓肿时,皮损周围组织遭到破坏,则有肉芽组织侵入,除有淋巴样细胞及浆细胞外,靠近毛囊残余的区域尚有异物巨细胞。当脓肿扩展深入皮下组织时,则形成被有表皮的引流窦道,在愈合区域内可见广泛的纤维化。

治疗

本病治疗困难,口服抗生素和锌制剂,有时可获得一定的疗效,如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联合应用利福平和克林霉素可获得良好效果,有时可与糖皮质激素合并使用。瘢痕形成者可进行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同时联合应用异维A酸,剂量为0.5~1.5mg/(kg·d),使用6~12月,可使病变明显好转,但缓解期长短不一,反复使用异维A酸仍然有效。对有波动的脓肿需切开排脓。窦道形成者有时也要手术切除,或切开后进行囊袋再造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此外,亦可使用浅层X线照射等治疗。一般不主张激光脱毛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