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虱传斑疹伤寒或典型斑疹伤寒。病原体是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i),由携带立克次体的体虱传染给人类所致。当虱叮咬人体皮肤时,常排出粪便,粪便中的立克次体可经搔抓的伤口进入人体,亦可通过呼吸道及眼结膜而使人感染。该病见于世界各地,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呈流行性。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后该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在贫困地区仍有发生,仍可造成小的流行。
症状表现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5~21天,常突然发病,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肌肉疼痛、面部潮红、结膜充血等。皮疹约于起病的第4~6天发出,少数早者可在第2天,迟者第9天有皮疹出现。基本损害初起为红色斑丘疹,以后发展为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mm,先见于前胸、上腹部、腋窝、肩部及上臂内侧,于24小时内迅速蔓延到颈、背、腹、四肢等其他部位,严重者掌跖部亦见有皮疹,但通常不累及面部。皮疹初起为鲜红色,压之退色,尤其在出疹后2-3天皮疹发展极盛,数目甚多,疹色渐转为深红色、紫癜样或出血性丘疹或淤斑,带棕色,尤其在褶皱处和背部,经1~2周皮疹消失,轻者1~2天即消退,遗有棕黄色色素沉着并有小片脱皮。但重症患者皮损可互相融合为大斑片,也可出现指、趾、鼻及耳垂的坏疽。5%~29%的患者无皮疹。近年来,我国多见轻型散发病例,热程短,发热多在39℃以下,全身毒血症轻,无皮疹或仅有少量充血性皮疹,1~2天即消退。
实验室检查:在患病后的第8~12天,病人血清对变形杆菌0X19抗原的外-斐(Weil-Felix)反应及特殊性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反应。外-斐反应凝集试验阳性效价>1:160,病程中呈4倍以上增高有较大诊断意义。
组织病理:基本病变是小血管炎,典型病变为增生性血栓性坏死性血管炎及其周围的炎细胞浸润,形成立克次体肉芽肿。病理改变示真皮灶性透明变性、坏死,小动脉及其前毛细血管内膜内皮细胞增殖,或形成小血栓,内皮细胞内可发现立克次体,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诊断治疗
诊断:临床有发热、头痛、结膜充血、皮疹,伴有脏器损害,应考虑本病可能。根据特异性补体结合试验以及变形杆菌OX19外-斐反应滴度上升可以诊断。
治疗:四环素族对本病有特效,近年来多采用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剂量为:多西环素,成人0.2g/d,一次顿服;四环素,成人1.5~2.0g/d,分3~4次口服;儿童剂量酌减。一般用药后1~2天病情即有明显好转,疗程3~6天。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禁用。合并用甲氧苄胺嘧啶(TMP),可提高疗效,成人0.1~0.2g/d,分2次服用。近年报道环丙沙星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剂量为0.2g口服或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7~10天。婴幼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由于本病可造成流行,发现病人应予以隔离,进行灭虱处理。流行区的居民和从事防疫工作的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可有助于易感人群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