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的同义名有唇部黏液腺炎(myxadenitis labialis)、胺肿性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 apostematosa)。Valkmann于1870年第一次描述此病。其特征为下唇增厚、外翻,伴有唇部黏液腺增生、导管扩张和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病因不明。因有报道家族发病者,故认为本病有先天因素。也有认为腺性唇炎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是由于慢性刺激,特应性、人工性或光化性损害而引起的强烈反应,故吸烟、日光损伤、感染、口腔卫生不良和情绪对本病患者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临床症状

好发于下唇、上唇及颊部黏膜,可同时伴有肥厚的黏液腺。表现为唇部肿胀,上覆一层黏液薄膜,每当晨起时上唇和下唇常黏到一起。在下唇唇红缘及齿面部有多数界限清楚的黏液腺管口,像筛孔似的散布在黏膜表面。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型,即单纯型、浅表化脓型和深部化脓型。

(一)单纯性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 simplex) 即Puente型,最常见,特征性病变为唇部有数个到数十个2~4mm大小的黄色小结节,中央下凹,管口扩张,从两侧挤压唇部时,有黏液样物质从管口排出。黏膜潮湿、结痂、浸润肥厚。增大的唇部可达正常人的2~3倍。单纯型以唇黏液腺增生为主,若伴有继发感染,可发展成化脓性病变。

(二)浅表化脓性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 suppurative superficialis) 即Balz-Unna型,又称Balz病。特点为唇部肿胀疼痛,质较硬,伴有浅表性溃疡,表面结痂,痂下有脓性分泌物聚积,除去痂皮后,露出红色潮湿基底部。挤压时可从腺的开口处排出微浑或脓性液体。进入慢性阶段后,黏膜表面有时可呈白斑病样改变。

(三)深部化脓性腺性唇炎(cheilitis glandularis suppurative profunda) 即Volk-manⅡ型,为唇部深在感染伴有脓肿和瘘管形成。脓肿反复发作,与瘢痕交互存在,经过缓慢。挤压唇部可排出脓性液体。黏膜表面溃疡、结痂,唇部增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轻度的全身症状。

曾有报道称腺性唇炎可形成鳞状细胞癌,但这些病例可能归因于腺性唇炎之前的慢性日晒所致。

有人报道40岁以上的腺性唇炎患者,病情经久不愈时,有8%~35%可发生恶变。

组织病理

棘层肥厚,表皮不规则增生,伴有海绵形成。黏膜下腺体增生,腺管扩张,分泌性上皮细胞出现颗粒状变性,扩张的腺组织有时形成囊肿,并有慢性炎细胞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或呈肉芽肿改变,有的部位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本病主要改变为炎症和腺组织增生,一般认为早期为腺组织增生,腺口扩张,而炎症是一个继发过程。有些学者认为它是一种导管扩张性疾病。

治疗

对单纯性腺性唇炎可局部试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与内服碘化钾1~2个月,或可见效。对炎症性、化脓性唇炎应局部或系统应用抗生素。有脓肿和瘘道时,应切开引流。有报道外科手术切除效果较为满意者。损害内注射曲安西龙(triamcinolone)对部分病例有效。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