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生脊椎动物中约有500多种毒鱼都蜇人,绝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我国已知的有100多种,分别属于鲉科、魟科、毒鲉科、刺尾鱼科等10多个科。多数生活在南海,其次为东海,渤海较少,其中鲉类、刺尾鱼类为硬骨鱼,魟类、虎鲨、南鲨为软骨鱼。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的鲶类、鳜类也是有毒的棘鱼,其毒性和海中的赤魟相同。无论哪种毒鱼,它们的毒棘都有排毒的管或钩,有管的比有钩的鱼毒性更大,含有各种不同的毒腺、毒刺和毒液,所引起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但它们的毒素均为外毒素。当人们下海游泳或采集海产品时,常被毒鱼刺伤,引起皮炎,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鬼鲉

鬼鲉:通常形如海底岩石、珊瑚一般的外观。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鬼鲉(inimicus) 俗称海蜇子、蝎子鱼、毒腾、鬼腾、锯鲉。为硬骨鱼类,喜在海底或海边的石缝及沙土中生活,体长呈黑褐色,体表无鳞,口大,头部有较多分散的粗钝头棘,背部有许多尖锐的长鳍棘,头尾各有一鳍棘,这两种棘的两旁各有深沟与基部的囊状毒腺相通。当赤足下海踏在鬼鲉上或在海中触碰了它,鳍棘刺入皮肤,毒液由棘沟注入皮内,引起皮肤损伤。

(二)赤魟(dasyatic akajei) 俗称黄鲼、滑子鱼、洋鱼、黄边捞子、骨鱼、土鱼等,为软骨鱼类,尾部有1对扁平锯齿状尾棘,棘上有沟和基底的毒腺相通。在海中若触及赤魟,其体表的棘沟刺入皮肤,体内的毒液由棘沟注入人体,引起皮肤损伤。

(三) 俗称拐子鱼、牛尾鱼,背上有两个鳍,在前鳍的前后各有一个独立的短棘,能刺伤皮肤并注入毒液,引起皮肤损伤。

症状特征

鲉刺伤多发生在手、足,赤足下海误触某种毒鱼时,皮肤被刺伤引起出血,有剧烈难忍的疼痛,可持续数小时之久,旋即于伤口周围发生广泛的红肿,时间稍久患处明显肿胀、皮肤变为黑紫色,并出现淤斑,可波及整个肢体。轻者1周左右可消退,重者要数周才能恢复。除有皮肤损伤外尚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由于毒鱼体内毒液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肽、蛋白质、多种酶和其他物质组成,这种毒素的理化性质不够稳定,加热后易被破坏,若注入的毒素较多,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多汗、虚弱、心悸,严重者可出现抽搐、谵语、呼吸及肌肉麻痹而死亡。

毒鱼刺伤多发生于夏秋季节,青年男性多见,多因赤足下海及手工操作,故多伤及手足部位。

预防及治疗

(一)预防:渔民应该学会识别毒鱼,捕捞分类时应将毒鱼另作处理,不可混合堆放。下海作业应加强个人防护,不要赤足下海。

(二)治疗:要抬高患肢,立即给予解毒止痛处理,常用利多卡因或1%普鲁卡因在伤口周围皮下注射或用1%盐酸吐根碱3mL在伤口上端皮下注射可立即止痛。伤口要清洁消毒防止继发感染。出现中毒症状要及时进行抢救,给予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可口服季德胜蛇药片。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