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指征
股疝均应手术修补,除非病人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
术前准备
同本章第一节“疝囊高位结扎术”。如有嵌顿或绞窄,应注意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持续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输血或血浆等。
麻醉 体位
同本章第一节“疝囊高位结扎术”。
手术步骤
1.腹股沟部修补法
切口同本章第二节“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后,显露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将子宫圆韧带(或精索)向内上方牵开,在腹壁下血管内侧,剪开腹横筋膜,推开腹膜后的脂肪组织,即可显露股环上方的疝囊颈部(图3-4-1),其内侧为陷窝韧带,外侧为股静脉。
图3-4-1 显露股环上方的疝囊
将疝囊向上提起,钝性分离其周围组织,并在股部以示指向上顶,将整个疝囊拉出股环(图3-4-2)。
图3-4-2 将整个疝囊拉出股环
疝囊难以拉出时,可在腹股沟韧带上做“
”形切开(图3-4-3),使股环松解,切开疝囊前壁,显示疝内容物,若有肠坏死,则将坏死肠段切除做端端吻合,如无坏死则可回纳入腹腔。图3-4-3 腹股沟韧带切开
将疝囊剥离至颈部,做高位荷包缝合,缝线收紧后再绕一周打结,剪去多余疝囊(图3-4-4)。
图3-4-4 疝囊高位荷包缝合结扎,剪去多余疝囊
将联合肌腱与耻骨梳韧带及腹股沟韧带缝合(图3-4-5),缝合时要注意保护股静脉,修补完成后缝合切口。
图3-4-5 联合肌腱与耻骨梳韧带及腹股沟韧带缝合
2.股部修补法
以卵圆窝为中心,在腹股沟韧带下3cm做斜切口,或在股动脉内侧,从腹股沟韧带上1cm向下做切口(图3-4-6)。
图3-4-6
逐层切开,以股静脉为标志,在其内侧寻找疝囊,剥离疝囊(图3-4-7),使之与股静脉、大隐静脉及周围组织分离。
图3-4-7 剥离疝囊
切开疝囊,回纳疝内容物,逐步剥离疝囊至疝囊颈以上,贯穿缝合,剪去多余的囊壁(图3-4-8)。
图3-4-8 疝囊颈贯穿缝合
将腹股沟韧带、阔筋膜镰状缘与耻骨肌筋膜缝合(图3-4-9),此时应注意勿使股静脉与大隐静脉受压,修补后逐层缝合切口。
图3-4-9 腹股沟韧带、阔筋膜镰状缘与耻骨肌筋膜缝合
手术意外的处理 术后处理
同本章第一节“疝囊高位结扎术”。
临床经验
见本章第一节“疝囊高位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