躯体变形性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BDD)又称畸形恐怖症,躯体变形综合征,是对想象出来的生理外貌方面的缺陷全神贯注,其基本特征为:外貌正常的人对想象的外貌缺陷过分地全神贯注,或者仅存在轻微的生理异常,但患者对这种生理异常的关注是过度的。这种鲜为人知的疾病可能比想象的要更普遍,可导致其他严重的障碍和生活限制,患者常反复向皮肤科和整形科医师求医以改善其想象的缺陷。

BDD的病因,目前尚无定论。可能源自个体对性冲突、情绪冲突、罪恶感以及不良自我印象的无意识转换。低自尊、家庭的不和谐、不愉快的童年经历、外貌遭到家人的反复批评等,都可能导致BDD的发生。

临床症状

BDD在人群中的总患病率为1%~3%,男女无差异。其中大学生的患病率最高。BDD通常始于青少年,尤其是14~20岁。大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其症状至少已经持续7~8年。如果不接受治疗,BDD会持续数年至数十年,且多数患者的症状会随病程进展而更加严重。具有躯体变形障碍的患者强烈地关注自己外貌某些方面想象的或者几乎是过分夸张的缺陷,最普遍的申诉包括面部的瑕疵,如皱纹、斑点、瘢痕、血管斑痕、粉刺、肿胀、面部不对称或过多的面部毛发、头发过少等。其他形态大小方面的关注有鼻子、眼睛、眼睑、眉毛、耳朵、嘴巴、嘴唇、牙齿、颌骨、下巴、面颊或头等。

另外一些患者重点关注的身体部位是生殖系统、乳房、臀部、腹部、手臂、大腿、髋部等。男女患者的先占观念有所不同。女性患者比较关注腹部和臀部的大小,以及头发的异常。而男性患者则较多关注头发稀少或脱发、体型瘦小、生殖器短小。

诊断

BDD的诊断十分困难,其部分原因在于患者通常试图将自己的病情隐藏。有几种BDD筛查和诊断工具:

  1. 躯体变形障碍问卷(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questionnaire,BDDQ);
  2. 躯体变形障碍量表(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examination,BDDE);
  3. 耶鲁-布郎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 modified for BDD,BDD-YBOCS);
  4. 体像障碍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body image,SRSBI)。

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治疗BDD有效。有研究表明,氟伏沙明(fluvoxamine)可有效缓解约2/3患者的症状。此外,认知-行为疗法对于BDD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