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灼痛综合征是指发生于舌、唇和口腔黏膜以烧灼样疼痛感觉为主的一组症候群,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组织病理学特征的病损,亦称舌痛症(glossodynia)、舌感觉异常症(tongue dysesthesia)、舌灼症(glossopyrosis,burning tongue)。

病因及发病机制

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包括:

  1. 局部因素:对义齿材料过敏因素、义齿、伸舌、紧咬等不良卫生习惯,白色念珠菌感染;
  2. 全身因素:围绝经期妇女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及内分泌平衡失调,维生素与矿物质缺乏、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3. 精神因素:焦虑、抑郁情绪表现突出,而且强迫、躯体化及敌对情绪者也易患该病。

临床症状

BMS患者约占牙科就诊人数的5.1%,主要为50岁以上女性。BMS在围绝经期这一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0%~90%。BMS的临床表现多样,以口腔内烧灼样疼痛为主。疼痛部位以舌最为常见,其次为义齿承托区、唇部、颊部、腭部等,可表现为烧灼痛、钝痛与麻胀痛。在注意力分散、工作、冷食、睡眠等情况下可以减轻,而在紧张、劳累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情况下加重。

疼痛的程度与临床所见多不吻合,有时临床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表现,而疼痛相当剧烈。

治疗

目前对BMS的治疗尚无特殊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处理。如调改义齿、纠正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去除可疑的致敏原等。目前最常用的疗法是雌激素替代疗法和精神心理治疗。雌激素替代疗法适用于围绝经期症状明显且无全身禁忌证的女性BMS患者;精神心理治疗包括抗抑郁、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心理治疗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