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

1、病因及发病机制

高温引起溶血性贫血以烧伤为最多见。面积15%以上的Ⅱ、Ⅲ度烧伤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曾有因血液透析恒温装置故障造成透析液过热而致溶血的报告。

热为一种物理因子,可直接导致血循环中红细胞损伤。早在一百多年前,体外实验将红细胞加热至47℃以上,红细胞不仅出现形态上的改变(出现芽状小突起、球形细胞和破碎细胞)及渗透脆性增加,而且将此种红细胞注入实验动物体内发现红细胞寿命缩短,很快被脾移除。

大面积的Ⅱ度或Ⅲ度烧伤后24~48小时内可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溶血程度与烧伤面积有关。严重烧伤后贫血,因素是多方面的,与红细胞膜组分、结构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温度超过49℃时,红细胞膜收缩蛋白会变性,使膜弹性及变形性减低,因而红细胞易于破坏。但在某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温度达46℃时即可发生上述变化。烧伤患者血浆脂质的变化也可能与溶血有关。据文献报道,烧伤休克期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增加,红细胞膜乙醇胺磷脂(PE)含量明显降低。PE在膜脂与膜骨架的连接中有重要作用,PE含量降低是引起红细胞易于破坏的因素之一。严重烧伤后大量产生自由基,红细胞虽自身具有抗活性氧保护体系,但当抗氧化能力不足以对抗自由基时,可造成膜脂质过氧化,使红细胞膜变硬而易于溶破。另外,在高温下,红细胞膜的钙泵(Ca2+、Mg2+和ATP酶)功能不良,使细胞内钙浓度增高,过多的Ca2+与骨架蛋白结合,使膜变硬或变脆而易被破坏。烧伤后红细胞的损伤是可逆的。至于急性溶血后较长期的贫血,有人认为可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介导的慢性病性贫血。

2、实验室检查

烧伤后的溶血量及贫血程度与烧伤面积平行,严重者多达30%的循环红细胞被破坏。外周血中可见到球形细胞、棘细胞和破裂的红细胞及其碎片。红细胞渗透脆性和机械脆性升高。急性溶血过后,贫血可持续数周。

3、治疗

烧伤后早期的处理措施包括扩容,纠正水、盐、酸碱失衡,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处理原则一致。溶血性贫血较严重者可给予输血。

二、放射线

放射线引起溶血的机制不明。红细胞在体外可耐受20Gy的放射剂量。体内照射的小鼠红细胞在生理盐水中可自发聚集并在酸化血清中溶血。有报道骨髓移植预处理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肾炎,并发生溶血性贫血。

三、血液低渗

若有500~600ml水进入血液循环,即可由于低渗作用而发生血管内溶血。此种情况见于用大量蒸馏水冲洗手术(如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创面或伤口、误以蒸馏水做静脉滴注及淡水中的溺水者。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