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亦称皮肤毛细血管动脉瘤(capillary aneurysm of the skin),1956年由Epstein等首先报道本病,并认为发病与光晒、放射线照射、创伤、以往存在的痤疮和淡肤色有关。1966年Weiner指出这些因素在发病机制中并不重要,1997年Requena将其归因于先前存在的血管发生扩张,并形成血栓。

本病多发生于中青年,皮疹常位于面、手部,以及躯干和四肢,常单发,偶见多发,初起为毛细血管扩张,或为肉色、棕褐色细小略高起的扁平丘疹,上有黑点,疹色时深时淡,无自觉症状。病人自认为是“痣”,或未加注意,数月至数年不变,亦不消退,以后可因血栓形成,损害突然迅速生长,可增加2~3倍,直径达5~10mm,颜色变深,呈蓝黑色或黑色、高起、圆顶形、表面光滑发亮的结节,质地中等或硬,周围有淡红或红色晕,晕内有蓝色斑点,临床十分类似早期恶性黑素瘤,自觉有刺痛和痒感,有触痛。部分病例因血栓机化,随后吸收而自行消失。

组织病理见真皮上部紧接表皮处血管扩张呈球形,其结构为毛细血管,内衬单层内皮细胞,周围有几层同心层轻度水肿的胶原结缔组织,未见肌纤维,管腔内充满红细胞,并可见附壁血栓,血栓末端见成纤维细胞,有红细胞外渗,伴含铁血黄素沉积。偶见动脉瘤内壁破坏、残留内皮增厚,基膜呈颗粒状、假纤维蛋白样变性、内皮细胞核固缩,与动脉瘤邻接结缔组织变性、弹性纤维断裂。

临床不易与恶性黑素瘤鉴别,但后者损害更大、易出血、表面侵蚀或有溃疡、较早出现转移灶。

手术切除病灶,局部未见复发,但有个别病例术后在其他部位出现新的损害。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