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hl于1917年,首次报道本病,因发现于战争年代,推测是由于战争环境下长期食用低劣食品造成,故亦称为战争黑变病(war melanosis)。此外,患者常有使用粗制化妆品史等,故本病又可能是一种光敏性炎症反应,与化妆品中的某些组分及营养因素有关。

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中年女性多见,皮损以面、颈,特别是额、颞、颧部、耳后、颈的两侧和其他暴露部位最明显,口周与下颏部常不被侵犯,不累及黏膜,被覆部位偶可见色素沉着,但仅见于摩擦部位,如腋前线和脐部。损害初为局限在毛孔周围淡褐至紫褐色斑,排列呈网点状,以后逐渐融合成大小不一的斑片,上覆微细的粉状鳞屑,呈特征性粉尘样外观。可伴有毛囊性角化过度。数年之后上述皮损逐渐消退而被轻微凹陷的皮肤萎缩取代。起病初期局部潮红,常有瘙痒或灼热感。有报道家族发病及在AIDS和Sjögren综合征患者伴有Riehl黑变病。

瑞尔黑变病

额、颞、面颊、下颌、颈部等处有弥漫性境界不清楚的褐色或蓝灰色斑,其边缘的毛孔周围有小色素斑点

组织病理示基底层液化变性、真皮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噬黑素细胞内外有大量黑素颗粒。后期表皮常正常,炎症浸润消失。

表皮基底层液化变性,色素失禁(HE染色×400)

避免接触可疑致敏物,减少日光照晒,补充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PP,外用退色剂,维A酸霜或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