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

血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Endovascular Papillary Angioendothelioma)亦名恶性血管内乳头状血管内皮瘤、淋巴管内乳头状内皮瘤、恶性淋巴管内乳头状内皮瘤,由Dabska于1969年首先报道,又称Dabska瘤。近来研究提示肿瘤向淋巴管分化。

临床症状

主要发生在婴儿和儿童,约25%可见于成人。无性别差异。好发四肢、头、颈部,但其他部位均可发生。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的单个结节或弥漫水肿性斑块,粉红色或蓝红色,轻度隆起,表面光滑,直径2~3cm;无自觉症状。个别可发生侵袭性生长及局部淋巴结转移,未发现远处转移,预后良好。

组织病理

肿瘤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由明显扩张的薄壁血管组成。血管腔内衬平头钉样内皮细胞,胞质稀少,核突向腔缘,轻度异型性;管腔内有乳头状突起,中心常有胶原束。血管内、外常有明显淋巴细胞浸润,一般紧贴内皮细胞排列。

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CD31、CD34、VEGFR-3等阳性。

诊断治疗

本病需与靶样含铁血黄素沉积性血管瘤和血管肉瘤鉴别。

治疗采取完整手术切除效果良好。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