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为广泛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弥漫性化脓性炎症,有人认为丹毒是一种浅表的蜂窝织炎,二者病原菌相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有时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可以由流感嗜血杆菌、厌氧性或腐败性细菌所引起,但组织及组织液培养阳性率仅25%左右,以血清学检查阳性率高,而血清学检查仅能作为回顾性诊断。化学性物质注入软组织也能导致急性蜂窝织炎。大部分是原发的,细菌通过皮肤细小的创伤而侵入皮内;也可为继发性,即由其他局部化脓性感染直接扩散而来,或由淋巴道或血行性感染所致。

症状表现

初起局部呈弥漫性浸润性红肿,境界不清,并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其上可发生水疱、血疱,局部疼痛显著,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以后组织逐渐溶解软化而出现波动,破溃而成溃疡,经2周左右结疤而愈。亦有不破溃者,炎症浸润自然吸收而消退。有局部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有时可并发坏疽、转移性脓肿及败血症。常发生于四肢,如发生于指、趾的蜂窝织炎称为瘭疽,局部有明显搏动痛及压痛。炎症进一步向深部组织蔓延可波及肌腱及骨,导致筋膜炎、肌炎。

眼眶周围蜂窝织炎是一种严重的蜂窝织炎,多由于局部外伤、虫咬后感染或副鼻窦炎(尤其筛窦炎)扩散所致,表现为眼眶周围组织潮红、肿胀,细菌很易扩散到眼窝内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眼球突出及眼肌麻痹。对此种病人除加强抗生素治疗外,应及时应用放射线或CT检查眼窝与鼻窦情况。

肛周蜂窝织炎多见于儿童。表现排便疼痛,肛门直肠出血,肛周发红且有压痛。

蜂窝织炎得不到有效治疗,可产生筋膜炎、肌炎、皮下脓肿、败血症等,甚至导致死亡。少数链球菌感染者可合并肾炎。罕见的报道蜂窝织炎可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上呼吸道阻塞等。

复发性蜂窝织炎与淋巴管受损、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组织病理

真皮及皮下组织有广泛急性化脓性炎症改变,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及淋巴管扩张,有时可见血管栓塞。毛囊、皮脂腺、汗腺皆破坏。后期可见由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及巨细胞所形成的肉芽肿。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境界不清的红肿,有自发痛及压痛,中心可软化、波动及破溃等即可诊断,但需进行血液培养以排除败血症。本病需与丹毒相鉴别,丹毒为境界清楚的炎症性红斑,病损较浅,浸润较轻。尚需与深静脉栓塞及真菌、病毒、昆虫叮咬等引起的蜂窝织炎样表现相鉴别。

治疗

应加强营养,可给予维生素、止痛、退热等药。

(一)全身疗法 给予大量敏感抗生素,如考虑链球菌感染者给予青霉素每次600~1200mg,6小时一次,静脉滴注,至少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红霉素等。

(二)中医治疗 早期以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为主,可服五味消毒饮。溃破后如正不胜邪、硬肿不消、排脓不畅时,宜扶正托毒,可服托里消毒饮(党参、黄芪、银花、川芎、当归、白芍、白术、桔梗、白芷、茯苓、皂刺、甘草)。

(三)局部疗法 局部热敷,患肢休息,也可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物理疗法,当局部形成脓肿后,需施行切开引流。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