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pestis)引起的严重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烈性传染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甲类传染病之一。本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他啮齿类动物,后通过寄生在啮齿类动物的蚤类将鼠疫耶尔森菌从野生啮齿类动物传播给人类。临床表现依据病菌主要袭击部位分为三型:腺型鼠疫、败血症型鼠疫、肺型鼠疫。病情凶险,可伴发皮疹。

病因及发病机制

鼠疫耶尔森菌是一种小的、不动的、显示有特征性双极染色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主要的宿主动物包括松鼠、草原尤鼠、金花鼠、土拨鼠、鹿鼠、森林鼠、兔和野兔等。疾病是通过接触感染的啮齿动物蚤类或啮齿动物、或污染的渗出物、或呼吸道吸入而传播。本病流行于印度、远东、非洲,偶尔发生于中东。但从流行区外出的患者可将本病传到任何地方。根据我国1991~2000年的调查,本病主要分布于云南、青海、西藏、内蒙古等省区,与旱獭鼠和黄胸鼠两个鼠疫疫源地有关。随着人群流动度增加,远距离传播已构成鼠疫流行的新特点。

症状表现

本病潜伏期3-4天,偶有超过7天。以腺型鼠疫多见,初在感染鼠蚤叮咬处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继之邻近淋巴结发生肿大,疼痛,呈现典型的鼠疫淋巴结炎,最常见部位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腋下淋巴结。随着病情的扩展,患者出现发热、衰竭等严重毒血症症状。肺型鼠疫发病急骤,伴有高热、呼吸困难、咯血痰、全身皮肤发绀等危急症状,称黑死病,常伴有皮肤紫癜和淤斑,多在3~4天内死亡。

皮肤表现:大流行期间仅有10%病例出现皮肤损害。初起在鼠蚤叮咬部位发生红斑、丘疹、水疱和脓疱,皮疹融合并破裂,排出浆液性和血性液体,内含致病菌,继而可结成黑痂或形成坏死性溃疡。菌血症阶段皮损播散,可有红斑、淤点或淤斑及坏死性臁疮样皮损。少数病例躯干部发生脐窝状水疱或脓疱,为暴发性病例的特殊表现。“鼠疫痈”是较为特殊的损害,可源于蚤叮咬部位或继发于淋巴源性或血源性播散性皮损,皮损表面为红斑、水疱、大疱,破溃后向下扩展形成蜂窝织炎,继而留下皮肤浸润性斑块、结节,内有大量的鼠疫杆菌。

诊断及鉴别

在流行区有急性发病及典型临床症状较容易诊断,但一些随现代交通工具带到世界各地的散发病例常被误诊。淋巴结肿大是本病最特征性的表现,对患者肿大发炎淋巴结的抽取物、皮损渗出物、痰液作细菌学检查,经涂片或培养可确定诊断。利用血清学分析也能作回顾性诊断。

腺型鼠疫需与土拉菌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猫抓病、东半球斑点热和化脓性淋巴结炎等相鉴别。肺型鼠疫需与其他急性细菌性肺炎相鉴别。流行病学因素和发病速度是重要的鉴别点。

鼠疫怎么治疗

本病的预防主要依靠控制动物间鼠疫疫情,加强宣传教育、鼠疫监测及疫区处理工作,对肺型鼠疫的患者应严格隔离,以免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播。

最有效的抗鼠疫耶尔森菌药物为链霉素,予以肌内注射,2g/d,连续10天。其他有效药物包括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和某些磺胺类药物。链霉素和四环素可联合应用。通常经过有效抗生素治疗,淋巴结炎完全局限后才可以切开引流,以防播散为败血症。

肺型和败血症型鼠疫,如果不迅速治疗,几乎所有的病例都会死亡。未治疗的腺型鼠疫的死亡率为30%~70%,早期抗生素治疗可以将死亡率降至5%~10%。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