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性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 (Periporitis Staphylogenes and Multiple Sweet Gland Abscesses),本症系外泌汗腺的化脓性炎症。中医称为热疖,俗称“痱毒”。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由汗腺口侵入,多因夏季多汗而诱发,亦有继发于湿疹者。营养不良、皮肤不洁亦是引起本症因素之一。

临床表现

本症常与红痱同时存在,常见于炎热季节,好发于儿童及产妇,尤其以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的乳幼儿为多。初起在汗孔部发生多个小脓疱,后炎症逐渐向下深入,发展成黄豆到栗子大小的硬性结节,境界清楚,顶端钝圆,表面呈鲜红色或紫红色,且有压痛。结节迅速化脓变软形成脓肿,触之有波动感。破溃后排出黄绿色黏稠的脓液,但中心无脓栓,脓液排出后,经5~7天结痂而愈(图3-2-14)。有时旧疹消退,新疹可继续发生。气温降低可自然减轻,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但有较多的皮下脓肿时,可有发热、淋巴结炎,甚至有时可引起败血症。本症好发于额部、颈部,背、臀等处也可发生。

葡萄球菌性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

图3-2-14 葡萄球菌性汗孔周围炎及多发性汗腺脓肿 头顶部黄豆大到栗子大小硬性结节,境界清楚,顶端钝圆,表面鲜红色,结节化脓,触之有波动感。破溃排出脓液,但中心无脓栓

组织病理

真皮内汗管及小汗腺腺体周围结缔组织中有化脓炎症及脓肿形成,其脓肿位于真皮的深部,中心为中性粒细胞,四周绕以上皮样细胞及单核细胞。革兰染色可见成团的革兰阳性球菌。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于夏季,多见于婴幼儿的头部,脓肿中心无脓栓等,不难诊断。必须与疖进行鉴别,疖周围炎症明显,疼痛较剧,有脓栓。

治疗

加强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居室通风,促使汗液排泄通畅,预防发生痱子。全身可酌情选用抗生素,清暑解毒化湿的中药,如银花、菊花、薄荷、藿香等煎汤代茶。脓肿成熟时,可切开排脓。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