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发病机制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酿脓性链球菌)所致急性传染病。此种细菌可产生酿脓性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又称红疹毒素(erythrotoxin),根据抗原性不同可分为A、B和C三种,所有三种红疹毒素均可引起红疹及中毒症状,以A型引起较严重的症状,针对三种抗原产生的抗体相互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近来也有认为,患者皮疹是对链球菌脓源性外毒素的一种过敏反应,而不是红疹毒素直接作用于皮肤的结果。

本症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及带菌者,多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食品、食具等而传染,偶尔可由皮肤伤口或产道侵入,引起“外科猩红热”或“产科猩红热”。

症状表现

潜伏期2~5天,主要发生于1~10岁的儿童,突然起病,有高热、咽痛,婴儿可有惊厥。扁桃体红肿,有灰白色易被擦去的渗出性膜,软腭黏膜充血,有点状红斑及散在性淤点。病初舌乳头红肿肥大,突出于白色舌苔之中,称为“白色杨梅舌”。3~4天后,白色舌苔脱落,舌呈鲜红色,舌乳头红肿突出,状似杨梅,称为“红色杨梅舌”,颌下淋巴结肿大。若外科型或产科型,无咽部症状,伤口处有明显压痛及少量浆液性分泌物,皮疹在伤口周围也比较明显。

起病后1天发疹,皮疹于颈、胸、躯干、四肢依次出现,约在36小时内遍布全身,为弥漫性细小密集的红斑(下图),似日晒伤样外观,压之退色。在肘窝、腋窝及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皮疹更加密集,可见深红色淤点状线条(Pastia线)。两颊及前额部充血潮红,但无皮疹,口鼻周围呈现特征性口周围苍白,称“环口苍白圈”。皮疹出现后的48小时内可达高峰,此时皮疹呈弥漫性的猩红色,病情严重者,可有出血性皮疹。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束臂试验阳性,可伴有血小板减少。皮疹持续2~4天依出疹先后顺序开始消退。在病程第7~8天时,开始脱屑,常开始于耳周,继之依次发生于躯干及四肢,在面部、躯干呈糠皮样细小的脱屑,而手掌、足跖则呈大片状脱屑,有时像手套、袜套样脱屑,严重者头发亦可暂时脱落,指甲可发生横沟。

猩红热症状图片:全身弥漫性细小密集的红斑

猩红热症状图片:全身弥漫性细小密集的红斑

猩红热疹

猩红热疹:通常从胸部或腹部开始,然后蔓延到其他地区,由可能合并的粉红色斑点组成,按压变白(上图为白种人症状)

皮疹通常不会蔓延到脸上,但脸颊可能会变红

皮疹通常不会蔓延到脸上,但脸颊可能会变红。这可能看起来有点像晒伤。嘴周围的区域通常保持苍白(上图为白种人症状)。

有时在舌头上会形成白色涂层。几天后会剥离,使舌头红肿。这被称为“草莓舌头”。

有时在舌头上会形成白色涂层。几天后会剥离,使舌头红肿。这被称为“草莓舌头”。

并发症:化脓性并发症有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炎、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化脓性关节炎、脑膜炎、软骨肌炎等;中毒性并发症见于疾病早期,有心肌炎及心内膜炎等;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在病后2~3周出现,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实验室检查:早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沉加快,病程第2、3天起常见有轻度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咽拭子及其他分泌物培养,可分禽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抗红疹毒素抗体皮损处注射,可使红斑消退(Schultz-Charlton试验阳性)。

组织病理

红疹毒素引起皮肤小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充血,有时呈点状出血。心肌浑浊肿胀及变性,严重者有坏死。内脏间质血管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在肝脾、淋巴结等处有不同程度的充血。肾脏呈间质性炎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接触史,急剧发病,有发热、咽峡炎及全身弥漫性鲜红色斑疹等临床表现及咽拭培养分离出B型溶血性链球菌,即可诊断。但需与下列发疹性疾病进行鉴别。

  1.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渥红热样皮疹:由于金葡菌亦有红疹毒素,故亦可出现渥红热样皮疹。此种皮疹出现较晚(病后2~5天),常伴有淤点,中毒症状较重,大多有局限性或迁徙性病灶,取血及鼻咽部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可获金葡菌。
  2. 麻疹:起病初期有明显的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口腔麻疹黏膜斑,起病后第4天出疹,系斑丘疹,面部亦有发疹,皮疹虽有融合现象,但皮疹间有正常皮肤存在。
  3. 药疹:可呈猩红热样皮疹,但起病前有服药史,有一定的潜伏期,无咽峡炎及杨梅舌等改变,中毒症状较轻。
  4. 其他:尚需与风疹、猩红热样红斑等相鉴别。

猩红热的治疗

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隔离治疗至症状及体征消失,咽拭子培养连续三次阴性为止。患者衣被要洗晒,用具、食具随时消毒。注意口腔清洁护理,可用复方硼酸钠溶液(朵贝溶液)加一倍量温开水稀释或生理盐水漱口,皮肤大块脱皮时,用消毒剪刀修剪,不要撕剥,以免皮肤感染。注意全身情况并作适当对症治疗。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对重症患者,应加大青霉素剂量或应用双氯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克林霉素或四环素族。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