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名E Frigore脂肪坏死(adiponecrosis E Frigore),由寒冷直接损伤局部皮下脂肪组织,引起局限性脂膜炎。Haxthausen(1941年)报道5例,国内王振国(1983年)报道1例为30天婴儿伴有支气管肺炎。本病好发于婴幼儿和低龄儿童,尤其末梢血液循环功能不良者。
病因及发病机制
Rotman(1966年)指出可能为迟发型变态反应。Duncan等给患者皮肤使用冰块,在48~72小时后发生了组织细胞性小叶脂膜炎改变。本病最常见于新生儿,因新生儿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饱和脂肪酸在寒冷环境下较快地凝固。Epstein和Oren实验发现在皮肤上放冰块50秒钟,所有新生儿都可发生寒冷性脂膜炎,6个月婴儿发生率为40%,9个月婴儿发生率极低。
临床症状
本病为一种局限性脂膜炎。新生儿、儿童及成人均可发生,婴儿最常见。接触冰块、冰袋、冰汽水、冰水或暴露于冰冷空气中后发生,尤其有冻疮素质者。多见于冬季,受冷后2~3天,在暴露部位发生疼痛性或无痛性境界清楚的皮下结节和斑块,表面皮肤青红色或发绀色,局部温度降低,好发于大腿、臀部、面颊和下腹部。如果该部位保温,皮下斑块和结节可缓慢变软,数周后消退,可留暂时性色素沉着,偶见有溃疡形成。
儿童吸吮冰棒可引起面部寒冷性脂膜炎,面部损害类似流感嗜血杆菌性蜂窝织炎样表现。阴囊寒冷性脂膜炎多见于青春期前9~14岁儿童,体重超重或肥胖者,表现阴囊肿胀,肿块坚实疼痛。无系统症状,不需治疗,皮损经数天或数周后消失。大腿或臀部寒冷性脂膜炎可因裤薄不保暖去溜冰、骑马、滑雪受冷后发生骑马脂膜炎(equestrian panniculitis),常见于女性大腿外上方区。
组织病理
初起为真皮和皮下交界处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以后脂肪细胞破裂融合成囊样结构,周围除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外,还有少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泡沫细胞,形成小叶性脂膜炎改变。
诊断及鉴别
临床表现类同于其他型脂膜炎,尤其是硬红斑,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发生部位、有寒冷暴露史。
预防及治疗
保暖,避免受冷,骑马时要穿多层宽松厚实的衣裤。如果肢体受冻严重需复温时,应避免快速复温。给予足够热量和丰富维生素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