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于1965年由Archard命名。临床特点为口腔黏膜多发性高起性结节。主要发生在美洲,哥伦比亚曾有家族性病例报道。

病因:病因不明。有认为是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有认为与遗传有关。

临床:本病多见于儿童。损害好发于颊部、上唇、下唇、舌及齿龈部。为多发性、局限性、散在分布的丘疹或结节,圆形或扁平状,略带白色,质地柔软,直径为2~4mm,皮疹可相互融合。病程为慢性,常可自然缓解。

组织病理:为上皮增生不良性改变,可见棘层肥厚,钉突延长及增厚,上皮细胞致密,胞核增大,有多核巨细胞。表皮全层尤以其上部可见散在分布的空泡形成。某些空泡细胞可见双核,而基底层无空泡形成。

治疗:无特效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维A酸局部或全身系统应用可能有效。个别增生较快的结节可冷冻或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