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罗亚热(Oroya fever)和秘鲁疣(Verruga peruama)又称巴尔通体病(Bartonellosis)、Carrion病,是同一种感染的两个不同阶段。奥罗亚热是急性发热阶段,而秘鲁疣为慢性迟发阶段。此病多流行于秘鲁、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等安第斯山脉地区,是秘鲁、拉丁美洲等地的地方性传染病,我国很少见。

病因及发病机制

由杆菌状巴尔通体(B.bacilliformis)感染所致,由白蛉,南美安第斯山区特异的疣肿罗蛉(Lutzomyia verrucarum)为传播媒介,其他可能的传播方式还了解甚少。人类为已知的惟一储存宿主。病原体进入机体在血液中繁殖,然后黏附于红细胞膜,使其脆性增加,而发生溶血,由此导致一系列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症状。晚期可侵入真皮血管,产生类似杆菌性血管瘤病变,出现皮疹。

症状表现

经过平均约3周的潜伏期后,奥罗亚热急性感染开始出现高热、头痛和关节痛,迅速发展至严重的溶血性贫血,出现面色苍白、黄疸、心动过速以及肝脾大、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不经治疗,病死率为40%~88%,抗生素治疗后仍有8%的患者死亡。然而也有一些患者症状轻微。急性感染缓解后有一个潜伏阶段,持续数周至数月,然后出现发疹性秘鲁疣。皮损为血管瘤性、化脓性肉芽肿样损害,临床上和组织学上与杆菌性血管瘤病一致。

皮损可较大数量少,也可小而播散,或呈结节状且深在分布。皮损可破溃形成溃疡,容易出血,好发于面、颈、四肢伸侧,亦可累及口腔、鼻黏膜。秘鲁疣全身症状轻微或缺如,尚未发现有内脏损害,极少致命。数周至数月后,皮损通常自发性愈合,不留瘢痕。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

诊断及鉴别

病人应是去过流行区。奥罗亚热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红细胞明显减少,网织红细胞和大型红细胞增多,并可见少数幼红细胞,血胆红素和尿液中尿胆原增加。并通过血涂片Giemsa染色找到在血液中红细胞内或附着于红细胞上的细菌而确定。秘鲁疣可通过皮肤活检而确诊,组织病理表现出与杆菌性血管瘤病一样的特征,但通过Giemsa染色在血管内皮细胞中找到病原体。奥罗亚热应与钩端螺旋体病、雅司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相鉴别,秘鲁疣需与寻常疣、化脓性肉芽肿相鉴别。

治疗

在流行地区,应积极预防白蛉叮咬。奥罗亚热抗生素治疗有效,可选择氯霉素2.0g/d,连用7天。因为同时存在的沙门菌感染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也可选用环丙沙星、青霉素、四环素等。秘鲁疣对抗生素反应差,多数损害继续发展,最终自己稳定,不受治疗影响,可试用放射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