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大部分不引起人类疾病,马尔尼菲青霉为惟一的原发双相致病菌。分布于东南亚和远东(见前章),其他已知致病的有橘青霉、产黄青霉、扩展青霉、斜卧青霉和软毛青霉(亦名普通青霉)。由于青霉属的鉴定较为复杂,需有关专家确诊,故很多致病的青霉未定以种,所以估计还有其他菌种。青霉病多见于原发免疫功能缺陷,AIDS,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液病,糖尿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抗生素,装置人工瓣膜,眼外伤等。可引起肺、脑、肾、泌尿系统、脾的感染,真菌性眼炎,甲真菌病,足菌肿等。
病因
青霉除马尔尼菲青霉为双相菌,可致原发真菌病,其余大部分为继发。一般好发于以下情况的患者:有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液病、淋巴瘤、癌症等原发病,引起体衰弱,同时长期应用抗生素引起菌群失调,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物,更促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心血管置放入工瓣膜,或导管长期应用。眼外伤引起真菌性角膜炎、眼内炎;甲外伤或血循不佳,或继发于皮肤癣菌的混合感染;支气管肺病,后吸入有青霉孢子的灰尘而感染,并可播散到脑、肾等。
已报道的致病菌有:
- 橘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 Thom)已报道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心包炎、眼内炎。
- 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 Thom)已报道可引起心内膜炎、眼内炎。
- 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 Link et Gray)已报道引起真菌性角膜炎。
- 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 Thom)曾报道1例AIDS人继发真菌败血症,两性霉素乙治疗痊愈。
- 软毛青霉(Penicillium puberulum Bain)异名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 Thom),已报道普通青霉可引起肺及脑的感染。
临床表现
肺部感染为非特异性。有发热、消瘦、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X线可有局灶性肺部炎症浸润或空洞,或见“皂泡”征表现。或是过敏性支气管炎的各种症状。脑感染时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癫痫、昏迷等。肾和泌尿系统感染时可有发热、肾绞痛、血尿、排出真菌团块。也可为心内膜炎的各种症状或是心包炎。青霉菌性角膜炎、真菌性眼内炎可有各种眼部症状,也可是甲真菌病甚至表现为真菌性菌血症。
诊断及鉴别
可根据临床特点无特异性,根据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而原因不明的发热、脑、眼、泌尿系统感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者,或心脏瓣膜移植,或眼外伤等,应怀疑真菌感染。
病理:病理组织有炎症及真菌菌丝、芽孢,分隔、分枝菌丝。
真菌检查:若病理有真菌菌丝、孢子,真菌培养为青霉,可诊断本病。
真菌直接镜检:可见五色大小不一的分枝、分隔菌丝。同时培养,青霉的形态学特点为菌丝无色、淡色或鲜明的颜色,有横隔,或为埋伏型或部分埋伏、部分气生型,气生菌丝密毡状、松絮状,或部分结成菌丝束。分生孢子梗由埋伏型或气丝型菌丝生出稍垂直于菌丝,单独直立或作某种程度的集合乃至密集为一定的菌丝束,具横隔,光滑或粗糙。前端有扫帚样的分枝轮,称为帚状枝。帚状枝是由单轮或两次到多次分枝系统构成,对称或不对称。最后一级分枝即产生孢子的细胞,称为小梗。着生小梗的细胞叫梗基,支持梗基的细胞称为副枝。小梗用断离法产生分生孢子,形成不分枝的链。分生孢子球形、椭圆形或短柱形。光滑或粗糙,大部分生长时呈蓝绿色,有时五色或呈别种淡色。少数种产生闭囊壳,也有产生菌核。
本病需和结核、曲霉病等鉴别的特点是:结核病病理有结核改变,无菌丝、孢子,培养结核杆菌检查。曲霉病的病理和临床表现同本病,均为分枝、分隔菌丝。但有时在组织内可见曲霉的分生孢子头或青霉的帚状枝。可区别,但少见,应根据真菌培养。
由于青霉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并且是最常见的实验室污染菌之一,故仅根据培养不能确定,应结合病理确诊。
治疗
一般本病可选用比较广谱的抗真菌抗生素如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帕沙康唑等,心内膜炎应手术切除心瓣膜上赘生物,加全身应用两性霉素B,使用其他抗生素,眼真菌病应局部用抗真菌药加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