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由疥螨引起的感染):症状、诊断、治疗参考

疥疮俗称“闹疮”、“疳疮”,是由疥螨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疥螨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寄生在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内。疥螨属于蛛形纲、疥目,种类较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寄生在人体的称人型疥螨,这一型也可侵犯动物。另一类寄生在牛、马、猪、羊、狗、猫、兔、鸟、骆驼、家禽等动物身上称动物疥螨,也可侵犯人,但病情较轻,也不能在人体长久生存。

疥螨

该病分布很广,世界各国都有,我国在公元前14世纪的甲骨文中就有疥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疥疮流行于我国广大农村城镇,新中国成立后一度被消灭,20世纪70年代又有所流行。

病因及发病机制

疥疮由人型疥螨通过直接接触(包括性接触)而传染,如同卧一床、握手等,但疥螨除在人身上活动外,还可在衣服、被褥、床单、枕巾、毛巾上生存。疥螨离开人体后仍可生活2~3天,因此也可通过病人使用过的衣物而间接传染。在家庭或集体单位中相互传染,先后有多人同患此病。

疥螨的生活发育史分卵、幼虫(前幼虫、幼虫)、若虫、成虫四期。卵呈球形,3~5天后孵化为幼虫,再经3~4天变为若虫,经两次蜕皮变为成虫。成虫呈扁平椭圆形,黄白色,寄生在人体表皮角质层内,啮食角质组织并以蜇肢和腿跗节末端的爪在皮下开凿一条与体表平行迂曲的隧道。蜇肢呈钳形,适于在人体表面交配,雄性成虫和雌性二期若虫(青春期雌虫)交配,雄虫交配后不久即死去,雌性二期若虫交配后20~30分钟又钻入宿主皮内的隧道中蜕皮成为雌性成虫,2~3天即在隧道内产卵,每日能产卵2~4个,一生共产卵40~50个,寿命5~6周(下图)。

直接镜检疥虫及虫卵

图3-8-10 直接镜检疥虫及虫卵

免疫荧光研究,提示在皮肤血管中有血管炎样改变,并出现IgM和补体C3结合物。说明疥疮发病过程中有体液免疫反应,组织学则提示一般疥疮的皮损由细胞免疫反应引发,例如皮肤丘疹、结节等周围的浸润细胞大多为淋巴细胞,主要是T淋巴细胞。

症状特征

疥虫多在手指缝及其两侧、腕屈面、肘窝、腋窝、脐周、腰围、下腹部、生殖器、腹股沟及股上部内侧等处活动,而以手指缝处最为重要,如该处有损害应即疑为疥疮。重者可累及其他部位,但头面部不累及。在婴儿中掌跖及足趾缝也常为疥虫活动之处,并可侵犯头面部。

损害为针头大小的丘疱疹和疱疹,疏散分布。丘疱疹微红,疱疹发亮,早期近皮肤色,内含浆液,无红晕(图3-8-11,图3-8-12)。有时还可见疥虫在表皮内穿凿的约数毫米长的线状隧道,疥虫就埋藏在隧道的盲端。掘隧道是疥虫所特有的性状。

疥疮:指缝多处针头大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由于搔抓致继发感染,有脓疱及黄痂

图3-8-11 指缝多处针头大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由于搔抓致继发感染,有脓疱及黄痂

疥疮:外阴、大腿内侧及腹部多数散在针尖大小丘疹、丘疱疹,搔抓致表皮剥脱、结痂

图3-8-12 外阴、大腿内侧及腹部多数散在针尖大小丘疹、丘疱疹,搔抓致表皮剥脱、结痂

奇痒,以夜间为剧,可能是由于雌虫在皮内掘隧道时刺激皮肤神经末梢而引起,因疥虫在晚间活动力较强。

皮损若经久不愈,往往发生继发性变化,如抓痕、血痂、点状色素沉着、湿疹样变和脓疱。

在婴儿或儿童中偶可发生以大疱为主的所谓大疱性疥疮;儿童或成年男性在阴囊、阴茎等处可出现淡色或红褐色,绿豆至黄豆大半球形炎性硬结节,有剧痒,称为疥疮结节或结节性疥疮(图3-8-13)。

疥疮:阴囊、龟头皮肤上形成黄豆大至花生米大褐红色结节

图3-8-13 阴囊、龟头皮肤上形成黄豆大至花生米大褐红色结节

发病季节以在冬季多见。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周至数个月。如治疗不彻底,可于翌年冬季复发。

此外,尚有一种特殊类型的疥疮,称之为“挪威疥”(Norwegian scabies),又称“角化型疥疮”或“结痂型疥疮”,是一种严重的疥疮,多发生于身体虚弱或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者多为营养不良、智力不全、个人卫生很差者,或患有肺结核、结缔组织病等患者。其特点是皮肤干燥、结痂、感染化脓严重,尤其指(趾)端有大量银屑病样鳞屑,指间肿胀,指甲增厚弯曲变形,手掌角化过度,毛发干枯脱落,头皮和面部有较厚的鳞屑和化脓结痂,局部淋巴结肿大,有特殊的臭味,患处常可查到较多的疥螨(图3-8-14,图3-8-15)。

图3-8-14 双手掌见厚积的角化鳞屑痂,腹部密集许多红色小丘疹,有的丘疹表面有表皮剥脱和结痂(北京协和医院 马东来提供)

图3-8-15 双手背厚积角化鳞屑斑,指缝可见少许水疱(北京协和医院 马东来提供)

组织病理

表皮呈急性湿疹性组织反应型,表现为不规则的棘细胞层肥厚,并有较多的海绵状水肿及炎细胞外渗,以至形成表皮内水疱。隧道多在角层内,并可位于棘层,有时可见虫卵或虫体。真皮周围反应与多形红斑相同,特点为显著的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图3-8-16)。

角层下疥虫虫体(HE染色×100)

图3-8-16 角层下疥虫虫体(HE染色×100)

诊断及鉴别

根据有传染病接触史和好发部位,尤以指间有丘疹、丘疱疹和隧道,夜间剧痒,家中或集体单位常有同样的患者,一般不难诊断。检查疥螨的方法:

  1. 针挑法 选择新鲜水疱,用消毒针尖将水疱挑破,轻轻地向两侧刮一下,或在隧道一端的灰白色小点处轻挑之。
  2. 矿物油刮检法 选择早期未破疱疹或隧道,在消毒过的解剖刀上放一点矿物油,使之流至丘疹表面,然后以刀刮丘疹6~7次,刮下整个丘疹顶部,移至载玻片上。重复此过程,4~5个丘疹刮至同一玻片上,用显微镜检查疥虫、卵或碎块。

近年来由于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使许多疥疮患者症状已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该病应和下列疾病鉴别。

  1. 寻常痒疹:好发四肢伸侧,丘疹较大,多发生于儿童,病程较慢,无传染性。
  2. 皮肤瘙痒症:无明显的原发损害,主要症状是瘙痒,常因搔抓引起血痂、抓痕或苔藓化,无传染性,无特殊的好发部位。
  3. 丘疹性荨麻疹:为散在性纺锤状、水肿性红斑或丘疱疹、水疱,常有虫咬的病史。
  4. 虱病:主要发生于躯干处、头皮或阴部,指缝无皮疹,常能发现虫体或虫卵。
  5. 湿疹:为多发性皮疹、无特殊的好发部位,无传染接触史,易复发。

预防及治疗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被褥,不与病人同居、握手,不能和病人的衣服放在一起。发现病人及时治疗,换下的衣服要煮沸灭虫,不能煮烫者用塑料包包扎1周后,待疥螨饿死后清洗。

治疗:治疗的目的是杀虫、止痒、治疗并发症。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家中或集体单位的患者要同时治疗。常用的药物有:

  1. 10%硫磺、3%水杨酸软膏 儿童剂量减半。
  2. 1%γ-666乳剂或软膏 可使疥螨的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麻痹,使之中毒死亡。孕妇、哺乳期及2岁以下婴儿禁止使用,儿童慎用。用法:自颈部以下外搽全身皮肤,保留药物8~12小时后洗澡,清洁皮肤并更换衣、被、床单等,必要时隔一周后可再治疗一次。
  3. 10%~25%苯甲酸苄酯洗剂或乳剂。
  4. 扑灭司林(permethrin)霜外用 用法同1%γ-666乳剂,较1%γ-666乳剂安全有效,对1%γ-666乳剂耐药者有效。
  5. 40%硫代硫酸钠溶液和4%稀盐酸溶液 先涂前者2次待干后再涂后者2次,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用3~4天。
  6. 10%克罗米通乳剂或搽剂 每天早晚各1次,连用3天。搽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服,使粘在衣被上的药物也能杀虫,第4天洗澡更衣,并将污染的衣服、被单、被罩煮沸消毒,治疗后观察2周,如无新皮疹出现,即为痊愈。瘙痒严重者或有湿疹化给予抗组胺药,有继发感染者要加用抗生素。

疥疮结节的治疗:

  1. 用焦油凝胶每晚涂患处1次,连用2~3周。
  2. 皮损内注射泼尼松龙或曲安西龙、曲安奈德等。
  3. 液氮冷冻。
  4. 曲安奈德新霉素贴膏局部外贴。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