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早在15世纪就为Bartholomaeus Metinger描述。本病又称新生儿中毒性红斑(toxic erythema of newborn)、消化不良性红斑(dyspeptic erythema)、过敏性新生儿红斑(erythema neonatorum allergicum)、新生儿丘疹性红斑(erythema papulatum of the newborn)等。

本病为良性、自限性新生儿红斑性皮肤病,皮疹有红斑、丘疹、脓疱,无自觉症状,在短期内自行消失,预后良好。发病率美国为30%~70%,西班牙为25.3%,印度为20.6%,中国台湾为33.7%。性别在我国以男性为多,无种族差异。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本病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在皮损内及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对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多种理论:

  1. 变态反应,母体对牛奶或药物的敏感性,经胎盘或阴道分泌转移给胎儿;
  2. 对毛囊内寄生的微生物的一种先天性免疫反应;
  3. 因母体淋巴细胞转移给胎儿,引起了一种轻型自限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4. 新生儿皮肤内基质黏度增加,外伤后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反应。尽管有很多理论,但病因仍然未明。

临床症状

出生后2~3天(最长2周)出现皮疹,有红斑、丘疹、风团和脓庖。红斑,粟粒大至豆大,境界不清,呈椭圆形,鲜红色略有浸润,数目少则2~3个,多则数百个,主要分布在胸、背、臀部,少见于手、足,呈散在分布,有时相互融合,偶见麻疹样发疹。丘疹为水肿性,位于红斑中央或其邻近,直径1~2mm,略带黄色。风团可单独发生或在红斑部位。脓疱较红斑、丘疹少见,粟粒大小,位于红斑中央或与毛囊一致,脓疱内容物为嗜酸性粒细胞,脓疱无菌性。

高俊林(1987年)报道有口腔黏膜发疹,软腭黏膜上有小水疱,呈串珠状排列,周围有红晕。皮疹经过1~3天自行消退,病期最长不超过10天。患儿可有眼睑水肿等,但一般情况良好,患儿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本病预后良好。

组织病理

  1. 红斑 真皮乳头层轻度水肿,血管周围轻度炎细胞浸润,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少数嗜中性粒细胞。
  2. 丘疹 真皮显著水肿,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表皮棘层增厚,有细胞外移。
  3. 脓疱 位于表皮角层下,疱内主要为嗜酸性粒细胞,毛囊和汗腺周围,亦有明显炎症浸润。

诊断及鉴别

患儿出生后2~3日出现皮疹,皮疹为红斑、丘疹和脓疱。脓疱无菌性,无全身症状,皮疹内和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消退快,一般诊断不难,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痱 为红色小丘疹或晶形小丘疹,密集成片,患儿有受热、出汗等情况,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不断增多。
  2. 新生儿脓疱病 以脓疱为主,疱液培养细菌阳性,可伴发全身症状,抗生素治疗有效。

预防及治疗

本病有自限性,无系统症状,一般不需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