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Bright注意到风湿热患者中出现环状红斑皮损,1889年Cheadle称其为风湿轮廓状红斑(erythema marginatum rheumaticum)。本病为风湿热的皮肤症状之一,发生于风湿热活动期,是诊断风湿热的主要症状之一,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为(50~200)/10万,在急性风湿热患者中小于2%。

病因及发病机制

风湿热是一种侵犯多系统的免疫性疾病,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本病为风湿热的皮肤表现之一,发生在急性风湿热活动期。

临床症状

皮损为红斑,淡红色或红色,向周边扩大,直径1~3cm,境界清楚,中央消退后形成环状,亦可相互融合成多环状,无自觉症状,红斑变化快,可在数小时或1~2天内消失,但在其他部位又可发作。皮损分布于躯干或四肢近端部位,皮疹无鳞屑,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皮疹在热刺激下可以迅速增大或再现。本病除典型皮疹外,有时伴发多形红斑、紫癜、风团、网状青斑。

实验室检查咽拭子培养可分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BHS),快速抗原试验阳性,抗溶血性链球菌抗原O(抗“O”)滴度增高,C-反应蛋白增高,血沉增快。

组织病理

在真皮上部,有稀疏的炎细胞围绕血管浸润,炎症细胞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无血管炎改变,后期可见红细胞外渗。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免疫球蛋白与补体均阴性。

诊断及鉴别

本病皮疹呈环状,有易变性,多部位发作,无鳞屑,消退后无色素沉着,组织学上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风湿热症状诊断,需与其他环状红斑鉴别:

  1. 离心性环状红斑:皮疹发展较缓慢,有鳞屑,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组织学上主要为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2. 慢性游走性红斑:为Lyme病的皮肤表现,有蜱叮咬史,皮疹发生在叮咬部位,缓慢发展,红斑直径可达15cm以上,皮损内可查到螺旋体病原。
  3. 匐行性回状红斑:红斑发展缓慢,构成同心圆状、水纹状、脑回状等奇异形态,常伴有内脏恶性肿瘤。

预防及治疗

按风湿热治疗,皮疹可自行消退。预防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应按风湿热进行全程青霉素预防性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