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发生于绝经期妇女掌跖部位的局限性角化性皮肤病。1891年由Baooke首先描述,1934年Haxthausen更详细地报道了本病的临床表现,并提出本病的发生与围绝经期有关,故又名Haxthausen病。但也有人观察到在其他年龄段的男性和女性病人出现过同样的临床表现,其中许多是肥胖病人,故可能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

病因

可能与内分泌、尤其是性内分泌的变化有关,但迄今未能确定是何种性激素所致。有报道在服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重氮基胆固醇时可产生类似于本病的掌跖角化增厚现象。也有报道在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发生类似病变,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后痊愈。

临床症状

本病仅发生于女性,尤其是肥胖妇女,常在绝经期前后(40~60岁)发病。

在掌跖部,尤其在受压部位如足跟、足跖边缘部位出现疏散分布,边缘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角化性扁平丘疹,无炎症表现,缓慢增大,并融合成片,最后蔓延至整个掌跖部,角化增厚斑表面可发生皲裂而易继发感染,局部疼痛致行走不便,冬季症状加重,而在轻症病人则仅表现为掌跖部鳞屑。

组织病理:为非特异性表现。表皮明显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海绵形成或伴淋巴细胞外渗,真皮上部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诊断及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及妇女在绝经期发病的特点可以诊断。

需与先天性及一些获得性掌跖角化病相鉴别。前者常有家族史,在出生时或青年期发病;后者常伴发于银屑病、毛发红糠疹、慢性接触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及职业性皮肤病等。

治疗

无特效疗法。对过度肥胖者应设法减肥。

局部可外用角质溶解软膏,如10%水杨酸软膏、6%水杨酸凝胶、20%~30%尿素霜、0.25%蒽林软膏及0.05%~0.1%维A酸软膏等。0.05%雌二醇霜可用于角质剥离剂无效者。

小剂量Ⅹ线局部多次照射可以暂时改善症状。

少数患者长期内服雌激素如己烯雌酚,可使皮损消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试服甲状腺素片。

也可试服维A酸类药物治疗,阿维A比异维A酸更有效。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