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系指口唇和口腔黏膜的角化性白色病变。从组织学角度,Waldron(1970年)将白斑分为两型:①无不典型增生型白斑;②有不典型增生型白斑。

黏膜白斑病仅仅是临床特征的描写,传统上皮肤病理学家一直把黏膜白斑看成是癌前期病变。近年来,许多口腔临床学家根据对口腔黏膜白斑的长期观察,发现多数为良性病变,癌前期改变仅占少数,有3%~6%的黏膜白斑病最终可发展成癌。白斑发生的部位与恶性程度有关,如颊黏膜约96%为良性病变,但口底和舌腹部的白斑发生恶变的可能性大于其他部位发生的白斑。Kramer(1978年)将口底、舌腹部白斑称为舌下角化病,在他所报道的病例中,第一次活检时发现27%的患者发生了癌变。Porgrel(1978年)在随访观察中,发现16%的病例在5年内发生了恶变。Waldron(1975年)报道,舌缘、舌根等处白斑的癌变率为38.8%,唇部白斑癌变率为16.2%。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尚不清楚。局部慢性刺激因素如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牙位不正、长期大量吸烟及过冷过热饮食的刺激,可引起口腔黏膜白斑病。全身性因素包括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

有人推测白斑是机体对慢性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引起黏膜角层增厚并致密,从而保护黏膜下方的组织免于慢性刺激的损伤。

临床症状

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主要发生在颊、唇和舌黏膜,其次为硬腭、齿龈等处,也可发生于外阴和肛门。损害为白色斑片,单发或多发,境界不清楚,边缘稍隆起。表面薄膜与其下黏膜粘连,用力去除可引起出血。晚期白斑增厚,可产生浅裂口和小溃疡。通常无自觉症状,亦可有针刺感或轻度疼痛。

口腔黏膜白斑病症状

颊黏膜白色斑片,稍隆起,境界不清楚

组织病理

唇红缘和口腔黏膜上皮过度角化,角质板紧密,颗粒层细胞增生,棘层不规则肥厚,上皮嵴不规则下伸,基底细胞排列紊乱,个别角化不良,胞核深染,偶见核分裂象,重者有不典型细胞增生。固有层上部常有较密集的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较多浆细胞浸润。

诊断及鉴别

由于多种疾病和因素均可以在口腔黏膜上引起白色损害,白斑的鉴别诊断主要与口腔黏膜上的其他角化型白色病变相鉴别。对长期不愈的白斑病,应作组织病理检查,排除癌变。

  1. 口腔念珠菌感染:临床上难以鉴别,但组织学上无不典型增生,可找到念珠菌假菌丝。
  2. 口腔扁平苔藓:上皮细胞无不典型增生,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固有层上部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致密带状浸润。
  3. 白色海绵痣: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较罕见。好发于婴儿,少数发生于青春期。病变累及整个口腔黏膜,白色损害较厚,呈海绵状。如发生于40岁以上的患者,则病变仅局限于部分口腔黏膜。

治疗

  1. 除去局部刺激因素,如改善口腔卫生,治疗病牙,少喝过冷过热的饮料及戒烟等。
  2. 治疗伴发的全身性疾病。
  3. 局部瘙痒明显者可给予止痒剂及其他对症治疗。
  4. 如果去除刺激因素后白色损害仍未消退,则应切取病变组织作组织学检查。如为原位癌或浸润癌,则按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处理。
  5. 大面积的白斑可在切除后进行游离皮片移植,以覆盖创面。或采用冷冻和激光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