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希伯鼻孢子菌(Rhinosporidum seeberii)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真菌病,可引起黏膜息肉。尚未找到其腐生状态,培养分离也未能成功。有人认为发病与污水中工作或洗澡有关。曾有人总结从1964年至今已报道的2000例中,88%发现在印度和斯里兰卡,患者的年龄自3岁直至90岁不等,以20-40岁之间为最多,而男性患者约占70%~80%。

症状表现

据2000例分析,70%波及鼻部,15%波及眼,8%波及其他部位的黏膜,皮肤甚少波及。

鼻型:常起于鼻中隔等黏膜,有异物感、痒、流鼻涕,其中的息肉由无蒂变为有蒂,逐渐增大可致鼻腔堵塞。排出物为带菌黏液,常有轻度出血。最终呈球状带蒂息肉,呈暗红或鲜红色。病变可扩大至唇或鼻咽部,最大者可达20g,以致发生呼吸及吞咽困难。

眼型:90%可波及睑结膜,也可侵犯球结膜、睑缘、眼眦及其他眼部附属器。呈小而扁的息肉,淡红至红色,其上布以白色小球状体。眼部发红,畏光,有分泌物,也可发生结膜继发感染而致眼睑外翻等。但有时则呈暗红色,有如血管瘤。

皮肤型:少见,常发生于皮肤黏膜交界区,初起为小丘疹样疣状,渐次融合成浸润斑块,以后表现出锯齿形,常有溃烂及继发感染。少数可播散而成为硬的皮下结节,不痛(图3-7-73)。

鼻孢子菌病感染症状

图3-7-73 鼻左颊红色结节

其他型:有时侵犯喉、硬腭、会厌、阴道、女阴、腭垂及肛门,阴道及肛门的损害可呈红色带蒂的肿块。也有报道可波及腮腺、气管、支气管等,后者若发生阻塞可窒息而死。偶有报道可波及脾、肝、肺、脑及耳等。

组织病理:局部的移行上皮常内凹或呈瓶状形成假囊肿,其内有孢子、脓液及黏液,上皮增生变薄,其下有子囊。上皮内可见有孢子及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等浸润,间或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常有小脓肿。希伯鼻孢子菌在HE和PAS染色病理切片中常易找到。

诊断治疗

诊断:本病可由临床症状、病理及真菌检查而确诊。但由于其红色赘生物呈息肉状,易与黏液囊肿、血管瘤、湿疣或肿瘤相混淆,应注意区别。隐球菌有时也可引起息肉状损害,也应作真菌检查以区别之。

治疗:单个损害可作手术切除,但多见有复发者,故宜同时作两性霉素B局部浸润注射或内服酮康唑、静脉滴注氟康唑等以防复发。作者曾用酮康唑每日0.2g治疗3月左右治愈5例。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