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育大孢子菌病(Adiospiromycosis)是一种不常见的人、兽共患病、主要侵犯呼吸道,由真菌所引起。1979年Kamalan等曾报道皮肤感染2例,笔者于1991年首先报道1例由本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经及时治疗而愈。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人与动物共患病,常在吸入动物排出的菌后引起发病,其症状、体征常较轻,不易引起注意。

不育大孢子菌病常见于啮齿类及其他小动物,多由新月矮小金锈孢子菌(Chrysosporium paivum var crescens)所引起,亦可由另一种矮小伊蒙菌(Emmoniella parva)所引起。尽管啮齿类小动物广布于全世界,但较少见到人类感染。1964年法国Doby-Dubois首先确诊1例人类患者,其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委内瑞拉及洪都拉斯等亦续有报道,大多报道病例只是在肺内发现大孢子菌。

1962年Carmichael曾将本病病原菌归入金锈孢子菌属(Chrysosporium),分别称为矮小金锈孢子菌(C.parvum)及矮小金锈孢子菌新月变种。然有人认为这显然是两个不同的种。近来亦有人认为此菌种与粉状侧孢霉(Sporotrichum pruinosum Gilmon and Abbott)相似,总体归入金锈孢子菌属。

临床表现

本菌毒力较小,除刺激肺泡和支气管可引起咳嗽,甚至血痰外,偶可引起胸痛,甚少引起全身症状。然肺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不规则增厚,如砂状。这是由于菌体入侵后可引起典型的异物或结核样肉芽肿性改变,但不引起组织坏死,主要是围绕每一个不育大孢子菌可引起细胞增生性反应。笔者在小鼠接种时亦证明本菌毒力不强。1971年Kodousek等报道人类感染有两种显著不同类型:一是孤立的不育大孢子菌性肺肉芽肿;二是播散性肉芽肿性不育大孢子菌病。虽然临床有这些类型,但因症状不明显,只有作X线摄片才可分开,而且全身症状不显著。皮肤感染可呈肉芽肿性病变,无明显主观症状。

组织病理

一般当菌入侵组织可引起异物或肉芽肿性改变,但不引起坏死,主要围绕菌体有细胞增生性反应,因当吸入2~4μm直径的新月伊蒙菌气生孢子,进入肺泡后可逐渐长大至直径200~700μm。本菌壁甚厚,20~30μm,平均24μm,孢子中除可见许多小的嗜酸性圆形颗粒(直径1~3μm),无其他结构。

孢子壁在HE染色时可见2层,嗜酸性外层有一疏松不染色的环状结构,内层较厚呈均一而不染色。矮小型是单核,而新月变种则是多核,这是与球孢子菌的不同之处。

诊断及鉴别

本病诊断主要靠上述临床表现,尤其是找到病原真菌——新月伊蒙菌或矮小伊蒙菌才可确诊。

1.镜检 常从痰标本氢氧化钾中可找到3~3.5μm直至80μm大小圆形或扁圆形孢子,其上有细或粗的棘刺。

2.培养检查 当本菌培养于:

  1. 常规是蛋白胨琼脂,26℃,1~2天,即有湿润蜡状薄膜样菌落,紧贴于琼脂表面,3~15天即长出白至棕色丝状菌落,反面呈褐至深褐色,小培养检查,3天后可见有隔菌丝,4天后可见厚壁关节孢子呈方、圆、椭圆形,(3~3.3)μm×(3~4)μm大小。
  2. 在Canverse琼脂上,37℃,2天后孢子开始长大,5天即长至26.4~29.4μm大小,有双层胞壁。
  3. 在10月龄鸡胚上绒毛尿囊膜接种培养,37℃,6天。将尿囊与蛋白分开,生理盐水稀释10倍加戊二醛达1%浓度,混匀后取自然沉淀物检查,直接可见19.8~52.8μm大小双壁球体。

本病主要应与其他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病,尤其是肺部球孢子菌病相鉴别。其鉴别要点是:

  1. 前者为散发,后者常在流行区流行。
  2. 前者一般临床症状较轻,后者不管是原发肺部感染或继发性病变,临床症状常较重。
  3. 找到病原菌常有助确诊。
  4. 大孢子菌病可有人兽共患史,而球孢子菌病例则不一定。
  5. 前者较易治疗,后者除原发型外,常须积极长期治疗。

治疗

本病治疗原则是早期用抗真菌药物即可治愈,如笔者所发现的1例,以每天用克霉唑0.6g,历30天即告治愈,其他咪唑类抗真菌药如咪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等亦可治愈本病。

主要是防治人兽间相互传染和提高患者抵抗力。笔者将本菌感染(腹腔内攻击)小鼠40只中,仅在1只小鼠肝内肉芽肿中找到数个菌,提示本菌致病力及毒力较小,故谨慎防治,即可避免发病。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