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脂质肉芽肿病(Disseminated Lipogranulomatosis)又称Farber病(Farber's disease)、法伯综合征(Farber's syndrome)、纤维细胞黏多糖障碍病(fibrocytic dysmucopolysaccharidosis)、脂质肉芽肿病(lipogranulomatosis)和Farber脂质肉芽肿病(Farber's lipogranulomatosis),系由于溶酶体酸性神经酰胺酶遗传缺陷致使糖脂神经酰胺贮积在各组织中而引起的一种婴儿致死性脂质贮积性疾病。

本病由Sidney Farber于1952年首次描述,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病。

病因

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儿溶酶体酸性神经酰胺酶存在遗传缺陷,不能将神经酰胺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饱和糖脂醇(sphingosine),结果是神经酰胺贮积在各组织的细胞溶酶体内如肺、肝、结肠、软骨、骨等,尤其是关节。导致本病组织破坏的病理机制还不清楚。神经酰胺是细胞信号分子,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

有研究表明神经酰胺贮积能促使GD3神经节苷脂形成和细胞凋亡,GD3神经节苷脂可能以依赖半胱天冬酶的方式改变线粒体功能和促使细胞破坏。

临床症状

发病始于婴儿,也可早至新生儿。因声带结节和喉连结处以及其临近组织受累,患儿有发音困难、喉鸣、哭声嘶哑和粗声呼吸,甚至呼吸困难;关节病变呈进行性和多发性,好发于腕、肘、膝和指(趾)关节,表现为关节肿胀、变形和疼痛,可呈屈曲挛缩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有精神迟钝、智力障碍、运动迟缓等;其他受侵犯的器官组织有肺、肝、结肠、心、淋巴结等,眼底可发生斑状变性,视网膜上有樱桃红斑点。

皮肤表现主要是黄色或黄红色的皮肤和皮下结节(直径1~2cm)及斑块,质硬有弹性,多发生在关节周围、耳、枕部、躯干等处,腰椎、骶、足跟也可发生结节和肿胀,有时在皮肤上可见棕色斑。

实验室检查: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和白细胞内酸性神经酰胺酶活性缺乏或低下。鼻咽喉镜检查可见声带结节。

本病预后差,患儿常于1岁内死亡,少数可活到青少年。死因有神经系统受累、反复肺炎等。

组织病理

结节及斑块示皮肤和皮下组织纤维血管基质中有由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泡沫组织细胞构成的肉芽肿,在接近肉芽肿的中央群集了许多泡沫细胞。

受侵犯的肌腱和滑膜肿胀处有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少许泡沫细胞浸润,但在内脏和神经损害中(尤其是脑)泡沫细胞较多,与其他代谢贮积病中的空泡细胞相似。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累较轻微。

冰冻切片,在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内有PAS染色阳性物质沉积,组化证明这些物质是酸性糖脂,主要成分是神经酰胺。

电子显微镜下在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胞质内或(和)吞噬体内可见曲线形管状膜结构,称Farber小体(Farber's bodies)或曲线小体(curvilinear bodies),在神经膜细胞内有香蕉状小体(bananashaped bodies),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元中可见弧形膜的脂质空泡,名为斑马小体(zebra bodies),三种小体均为本病所特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诊断、治疗

根据特征性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及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和白细胞内酸性神经酰胺酶活性缺乏或低下可确诊。关节病变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后者RF阳性,结合X线片可鉴别。

无特殊治疗,疾病早期行骨髓移植可能有效。携带者检查和产前检查有助于预防。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