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根鞘囊肿

毛根鞘囊肿(Trichilemmal Cyst)原先称为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但后来发现此名不妥,因其囊壁细胞与皮脂腺无关,而其内容物倾向于毛发角蛋白,故又称之为毛发囊肿(pilar cyst)。Pinkus证实其角化属于毛鞘角化型,故称之为毛根鞘囊肿。

临床症状

与表皮囊肿无法区别,然本病少见,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分布与表皮囊肿不同,90%以上发生于头皮。

毛根鞘囊肿症状图片

右小腿一皮下结节,蚕豆大,较坚实,周围红肿,表面破溃,有鳞屑(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杨希川提供)

组织病理

囊肿位于真皮内,囊壁由上皮组织构成,周围基底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在基底层上方的棘细胞胞质淡染,肿胀,呈嗜酸性,边界不清,也无透明角质颗粒。通常为骤然角化,最内层细胞似已脱落到腔内。进入囊腔者,其核一般已消失,然部分细胞仍残存有核。约有25%囊肿可见钙化。当此囊肿破裂时,也可见异物反应,因而囊肿可部分或全部崩解。

毛根鞘囊肿组织病理学改变

上图:表皮轻度肥厚,真皮内可见数个囊肿,囊壁未见颗粒层,部分囊肿的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有外毛根鞘角化及钙化灶,破裂囊肿周围有异物反应(HE染色×100)(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杨希川提供)

毛根鞘囊肿组织病理学改变

囊壁未见颗粒层,部分囊肿的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HE染色×200)(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杨希川提供)

诊断及治疗

本病需作活检明确诊断。在组织学上与增生性外毛根鞘瘤鉴别,后者为实性肿瘤样增生,瘤细胞可有轻度异型,并见鳞状旋涡及个别角化不良。

治疗通常以手术切除为好。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