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tis Miliaris Disseminata)

病因及发病机制:为少见而严重的结核感染,通过急性血源性播散,多见于儿童,可在麻疹或其他疹病后抵抗力降低时发生。患者常伴有粟粒性肺结核、淋巴结核等内脏结核。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淡红或暗红丘疹、水疱、脓疱或出血性损害,针头或米粒大小,全身广泛分布。有的丘疹可发展成狼疮结节。水疱可以坏死,形成溃疡,分泌物中可查到结核杆菌。溃疡表面有结痂。常发生于重病患者。有时可见到结节性红斑。

主要侵犯婴儿和儿童。但在重度免疫抑制的成年病人如艾滋病患者中也可发生,原有感染灶可以很隐蔽。通过皮肤活检查到抗酸杆菌才提示体内有结核杆菌感染灶。结核菌素试验早期为阴性,晚期可阳性,患者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组织病理:早期为非特异性炎症,真皮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小血管炎症、栓塞及坏死,可见到较多结核杆菌,病变晚期可见到结核性肉芽肿。

诊断及鉴别诊断:在一已知结核病人或结核病患者接触者的重病病人发生少见的出疹性丘疹要考虑本病。通过分泌物查菌或皮损活检可确诊。

预防及治疗:应立即开始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是否伴有内脏结核情况,采取初治痰液涂片阴性或初治痰液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方案治疗,可以使损害消退。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