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大汗腺腺瘤

  1. 首页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皮肤肿瘤
  5. 表皮肿瘤与囊肿

管状大汗腺腺瘤(Tubular Apocrine Adenoma)罕见,女性较男性多见,皮损常发生于头皮,也有发生于面部、腋部、小腿和外生殖器等部位的报道。肿瘤为直径1~2cm的结节或有蒂损害,境界清楚,表面光滑,一般不超过2cm。头皮部位的损害常并发皮脂腺痣或乳头状汗管囊腺瘤,并发皮脂腺痣时皮损可持续多年。病程良性,切除后不复发。

组织病理

此瘤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呈分叶状,特点是在肿瘤组织内有许多形态不规则的管状结构,通过管样结构或扩大的毛囊与表皮相连,管腔通常是由2层上皮细胞组成,外层细胞为立方形或扁平状,而近管腔的细胞呈柱状。有些管腔扩大,并有乳头状突起突入腔内,另一些导管管壁增厚。有些部位腔细胞尚见顶浆分泌,有些腔内可见细胞碎片。间质内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肿瘤之间及其下方可见扩大的大汗腺。某些病例中表皮可有疣状增生。免疫组化示腔细胞CEA、EMA呈强阳性反应,HMFG-1和GCDFP有时阳性,肌上皮细胞SMA、S-100蛋白阳性。

诊断及鉴别

本病与乳头状汗管囊腺瘤不同的是缺少含有纤维血管间质的真性乳头结构,间质也缺少含大量浆细胞浸润。

与乳头状小汗腺腺瘤的鉴别点是本病可见顶浆分泌,常发生于头皮,可以并发有乳头状汗管囊腺瘤或皮脂腺痣。有时二者难以区分。偶尔可见肿瘤同时显示两者的特征。因此有学者提出最好将其称之为“管状乳头状汗腺瘤(tubulopapillary hidradenoma)”或“乳头状管状腺瘤(papillary tubular adenoma)”。

与乳头状大汗腺腺癌或转移癌的鉴别是该瘤不呈浸润性生长,无细胞异型,核分裂少见,无异常核分裂象。

治疗

本病为良性,损害较小,因此局部切除、激光、冷冻治疗均可。

🔒 会员解锁全文 + 全文下载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651.html
复制全文下载全文会员中心
月卡会员
全站不限
29元/31天
年卡会员
全站不限
89元/365天
直接下载
本篇可用
8.9元/次
支付宝支付
付费后系统将自动创建账户支付后请等待5秒再操作页面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下载?
    付费后复制不了,请核对下支付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复制不了,VIP会员登陆即可:点击这里
  • 2、忘记账号和密码的解决办法
    忘记账号请:点击这里
    忘记密码请:将相关注册信息发送至med@tsu.tw
  • 3、如何联系
    如有任何其他问题或网站建议:
    请发邮件:med@tsu.tw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支付宝或微信,找到自己支付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