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癣(脚气)是致病性皮肤癣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皮肤病。根据其发病部位又可区分为足癣及手癣。足癣的患病率远较手癣为高,在我国南方尤为常见。在有些经常穿着胶鞋的工种中,患病率可高达80%以上,我们调查一些煤矿工人足癣患病率达50%~60%,并常由足癣感染到手部而引起手癣,这两种癣有时占皮肤科门诊病人的20%以上。

足癣(脚气)

病因:手足癣的病原菌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基本相似,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引起。近年来,白念珠菌及其他酵母样菌感染也屡见不鲜。发病与密切接触传染源有关。如我们曾在某地运动员中进行调查,发现足癣的传播主要由于洗澡堂中的木盆、拖鞋上有大量丝状真菌寄生而引起。因此,公用木盆、拖鞋等实为足癣的重要传染途径,而足癣又是手癣的重要传染源。

症状表现

根据足癣致病性真菌的种类、患者卫生习惯和体质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互有差别,这里只提出五种最常见的病型如下:

(一)角化过度型 特征为无水疱及脓疱,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粗糖无汗。每届寒冷季节常致皮肤皲裂,甚至夏季也不能恢复。病损多位于足跟、足跖及足旁,常对称成片,有时严重发展后尚可波及整个足跖及足背。

(二)丘疹鳞屑型 足跖有明显的小片状脱屑,呈弧形或环状附于皮损的边缘,当寄生真菌繁殖活跃时,可在增厚的基础上发生红斑、丘疹(图3-7-8,图3-7-9)。此时可有痒感。此型为各种致病性真菌中引起足癣中最常见的一型。

脚气:足趾间及趾周米粒大丘疹、水疱、小片状脱屑,呈环状附于皮损边缘

图3-7-8 足趾间及趾周米粒大丘疹、水疱、小片状脱屑,呈环状附于皮损边缘

足趾间、趾端及跖部,境界清楚红斑,片状脱屑附于皮损边缘,红斑上有小水疱

图3-7-9 足趾间、趾端及跖部,境界清楚红斑,片状脱屑附于皮损边缘,红斑上有小水疱

(三)水疱型 常位于足跖及足缘,呈群集或散发的小水疱(图3-7-10),伴有瘙痒。水疱位置较深,疱壁不易穿破,周围无红晕,数天后可吸收脱皮。损害并可向四周不断扩展蔓延,有时小水疱融合成为大水疱。疱液澄清略呈黄白色,如有细菌继发感染则成黄色脓疱。一年四季内均可发生,而以热天多见。

足跖及足缘丘疹水疱,成弧形级环状

图3-7-10 足跖及足缘丘疹水疱,成弧形级环状(编写者提供)

(四)趾间糜烂型 由于真菌喜在潮湿而温暖的趾间生长繁殖,因而当其长期寄生于趾间时易致表皮角质层增厚,并因湿润浸渍而发白,有时常伴多汗。移除浸软的白皮即可暴露出红斑糜烂的基底,甚或裂隙。一般好侵犯第三、四趾间,久之也可波及全部趾间,奇痒难忍。常有细菌继发感染而发生恶臭,中医因而名为“臭田螺”。病变常为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但也可终年不愈。

(五)体癣型 可由上述诸型尤其是丘疹鳞屑型、水疱型发展至足背而来。呈弧或环状的边缘,但常与足跖或足缘的皮损相毗连,也可完全融合为一环状,因而与真正的体癣不同,实际已是足癣、体癣同时并发。可伴剧痒。夏季尤为多见。

诊断及鉴别

病理变化:急性期表皮有细胞间水肿、海绵形成、细胞浸润,水疱位于表皮角层之下,可有角化不全。慢性期有角化过度、棘层增厚及慢性炎性浸润。用PAS染色偶可在角质层内找到真菌菌丝。

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真菌,足癣的诊断常不困难,但有时足癣应与足部湿疹、多汗症、汗疱疹等作鉴别。水疱型足癣有时也应与掌跖脓疱病等作鉴别。

预防及治疗

足癣的预防关键在于注意个人、家庭及集体卫生。如不及时治疗,蔓延扩大,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甲癣、体癣、丹毒、蜂窝织炎、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癣菌疹、象皮肿等,故应防患于未然,控制在早期。

根据不同病型的足癣,其治疗也应有所不同。

  1. 糜烂型:可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收干脱皮后再改用1%~3%克霉唑霜、咪康唑霜、益康唑霜、联苯苄唑霜或土槿皮酊等。
  2. 水疱型:可用复方水杨酸酊剂,1%~3%克霉唑霜或复方间苯二酚涂剂,也可考虑用10%冰醋酸或羊蹄根醋浸液外涂。
  3. 丘疹鳞屑型及角化过度型:宜用癣药膏或1%~3%克霉唑霜、咪康唑霜、酮康唑霜、益康唑霜、联苯苄唑霜、特比萘芬霜、萘替芬霜等。
  4. 对有继发感染者:应先用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后再进行抗真菌治疗。
  5. 伴有癣菌疹的严重足癣患者:可考虑短期内服用灰黄霉素、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以控制播散,其后再逐步对症治疗,切不可用强烈的癣药膏或癣药水,以免刺激而播散。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