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增生病

红斑增生病(Erythroplasia of Queyrat)又名增殖性红斑或红斑病,表现为黏膜上的鳞屑性红斑,是一种发生于黏膜上皮的癌前病变或原位癌。1893年Fournier及Darier最早描述了本病,而Queyrat于1911年也描述了同样疾病。

临床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未经环切术的包皮过长者,患者年龄多在20~60岁之间,在40~60岁间占65%,平均年龄为51岁。损害多发生于龟头、尿道口、冠状沟、包皮部位。其他部位如口腔黏膜、女阴和肛门等黏膜亦可受累。多半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损害表现通常为单个境界清楚的鲜红或淡红斑,有的稍隆起,质地柔软或边缘发硬。呈圆形、不规则形,表面覆有发亮、不易剥离的灰白色鳞屑,皮损直径在0.2~3.5cm之间,平均1cm左右。较大损害可由单个损害逐渐扩大而成,或由多个小损害融合而成。

大部分为表面发亮而稍隆起的红斑,或呈天鹅绒样的斑块。也有隆起如硬结,或表皮角化呈乳头瘤状。也有糜烂、破溃、结痂者。如出现浸润、糜烂、破溃或乳头瘤状损害时,往往在镜下发现侵袭性鳞癌的变化,发生于口腔者多见黏膜潮红、糜烂,边缘仍可见角化浸渍发白。本病病程缓慢,可多年无变化,如处理不当,也可发展成为鳞癌。本病与Bowen病相比,其癌变速度较慢,但侵袭性生长的倾向则较高,犹如鳞癌。

红斑增生病症状:龟头有境界清楚、表面发亮的红斑,略隆起,有浸润、糜烂、结痂

龟头有境界清楚、表面发亮的红斑,略隆起,有浸润、糜烂、结痂

组织病理

黏膜上皮呈明显增生肥厚,细胞极性紊乱,核深染,甚至多核,并可见空泡细胞,有较多有丝分裂象,甚似Bowen病,黏膜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扩张,可见带状炎细胞浸润。

红斑增生病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上皮细胞增生,形态大小不一,细胞间变(HE染色×200)

诊断及鉴别

本病有特殊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如及时作活检即可确诊。但本病与Bowen病在组织学上相似,故需要鉴别,其不同点在于本病无角化不良及多核巨细胞。其他需与固定性药疹、银屑病、扁平苔藓及多形红斑相鉴别,在病理上很容易区别。在临床上最难区别的是浆细胞性包皮龟头炎,后者病理上虽也可见黏膜上皮增生肥厚,但无异形细胞,真皮浸润中纯粹为浆细胞成分,是鉴别要点,但有时也很困难。

治疗

应避免局部刺激。可外科局部切除,或局部冷冻治疗或光动力学疗法。也可用5%~20%氟尿嘧啶霜外用,但应注意保护阴囊,否则易受刺激而发生水肿。浅层X线照射的效果比较好,通常采用低电压,一般用29~43kV,3000~5000R。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