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脱节(atrioventricular dissociation)是指心房和心室分别在不同起搏点的支配下进行各自独立活动的状态。一般情况下,一个起搏点为窦房结,另一个起搏点位于房室交界区或心室。
心房与心室完全独立,各自发生作用时称为完全性房室脱节(complete AV dissociation),仍时有心房侧的激动向心室传导的情况称为不完全性房室脱节(incomplete AV dissociation) 。
心房的激动传导至心室而发生QRS的现象,称为心室夺获(ventricular capture)。
鉴别诊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波后不伴随QRS、PP间期比RR间期短。
临床意义:对其自身无特定治疗方法;对于有重度心动过缓,症状明显,发生阿-斯综合征的患者可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原发疾病治疗。
PP间期(1.24s)比RR间期(1.20s)略长。有P波与QRS分离、P波分别出现在QRS直后(紧接QRS后)等多种情况。QRS宽度与形状正常(交界性节律)。根据以上情况,诊断为房室脱节。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qsecg/xlsc/bradyarrhythmia/88.html
英文:pacemaker syndrome;
同义名:房室不同步综合征。概述植入心室按需型(VVI)永久起搏器后,由于存在房室收缩的非生理性,有一小部分患者
同义名:电-机械分离综合征;第二心音过早Q-T延长综合征;能量-动力性心功能不全;Hegglin综合征。电机械分离综合征是心肌电收缩时间超过
英文:Kearns-Sayre syndrome;简称KSS(MIM 530000);
同义名:眼肌麻痹伴房室阻滞、Kearns-Sayre综合征、眼肌麻痹-房室阻滞综合征(ophthalm
英文:endocardial cushion malformation syndrome;
同义词:房室间隔缺损、房室间隔缺损永存房室开口综合征、房室共同开口综合征、永
英文:atrial septal defect-prolonged AV conduction syndrome;
同义名:房间隔缺损-房室阻滞综合征简称ASD-AVB、房间隔缺损伴房室阻
患者男性,36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P间期0.76s,P-R间期0.13s,每隔2个窦性搏动延迟出现2个QRS—
患者女性,57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病窦综合征。心电图特征Ⅱ导联示P波形态有3种: 呈逆行P-波(如P1、P4~P8),其P--P-间期规则,为1.29s
患者男性,74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洋地黄中毒。心电图特征Ⅱ导联连续记录,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f波,大多数R-R间期2.34~2.60s,频率23~26次/mi
患者女性,82岁,临床诊断:冠心病、糖尿病。心电图特征Ⅱ、V5导联同步记录,示窦性P-P间期0.83~0.84s,P-R间期0.15s,下传的QRS波群呈完全性
患者男性,17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合并二尖瓣裂。心电图特征心脏手术前常规心电图示窦性P波频率65次/min,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