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其他检测AmpC酶的方法主要有:

AmpC disk法检测质粒介导的AmpC酶:该方法的操作和原理与三维试验法检测AmpC酶类似。先将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按K-B法标准操作均匀涂布于M-H琼脂上,然后在平皿中央贴一张头孢西丁纸片。接着,取一张AmpC disk(含Tris-EDAT),滴加20μl生理盐水预湿润并将该纸片紧贴于头孢西丁纸片,然后挑取几个菌落于AmpC disk上,35℃孵育16~18小时侯阅读结果。若细菌产质粒AmpC酶,则AmpC disk中的Tris-EDAT可裂解细菌细胞而使细胞中的AmpC酶渗透入琼脂进而水解纸片周围的头孢西丁,因此,大肠埃希菌就能在这些区域出现矢状生长。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易阅读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AmpC disk不仅可以很好地检测质粒AmpC酶,还能用于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中高产染色体AmpC酶的检测。

新型改良三维试验法:A.阴性(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B.单产AmpC(阴沟肠杆菌O29M AmpC酶标准株);C.单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D.产ESBLs + AmpC(临床分离株03-224阴沟肠杆菌)

本方法摒弃了头孢西丁纸片,而是将头孢西丁直接加入M-H琼脂中,终浓度为4μg/ml。试验时先将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 按K-B法标准操作均匀涂布于含有4μg/ml头孢西丁的琼脂表面,然后用无菌打孔器在琼脂中打一个直径约为3mm的小孔,接着在小孔中加入待测菌的粗提酶液。35℃孵育16~18小时后阅读结果。若细菌粗提酶液中含有AmpC酶,在小孔周围的头孢西丁将被AmpC酶所水解,而在这些区域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将得以生长,出现这种现象判定为AmpC酶检测阳性。本方法所获得的检测结果与标准三维试验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符合率为100%。

以硼酸为抑制剂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的AmpC酶:本研究以硼酸作为AmpC酶的特异抑制剂,采用的方法类似CLSI推荐的ESBL检测方法,包括双纸片协同试验、酶抑制剂增强试验以及MIC法。结果判断标准也与CLSI推荐的标准一样,即双纸片出现“匙扣”或“坑”的协同现象,含酶抑制剂复合制剂与相应单药抑菌圈直径之差≥5mm以及含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与相应单药的MIC之比降低8倍以上均判断为AmpC酶检测阳性。该研究共检测41株已知产ESBL或质粒AmpC酶的菌株,包括TEM、SHV、CTX-M、OXA型ESBL以及CMY、DHA、FOX、ACT、LAT型质粒AmpC酶。无论是纸片法检测还是MIC法,硼酸的终浓度均为固定的30μg/ml。研究结果显示,硼酸对质粒AmpC酶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抑制作用,而对ESBL则无抑制活性,含30μg/ml硼酸检测质粒AmpC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接近100%。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9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