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毒品经济规模巨大。据研究,涉及毒品消费量估算的要素主要有三:毒品价格、毒品使用者人数、人均最低维持消费量。(5)其中,就毒品的价格而言,云南边境地区毒品的市场价格可分为批发价和零售价。批发价视毒品消费地与来源地的距离呈数倍、数十倍的幅度增长。毒品的价格各地差异较大,在边境一线地区目前每千克四号海洛因的价格一般为1.7万—2.5万元,二线地区为3万—3.5万元。而各地毒品零售价格不仅受批零差价的影响,还受到市场供求状况、毒品本身纯度的影响,因此各地零售价格差距很大。而就毒品消费群体而言,截至2009年年底,云南在册吸毒人数达142585人,现有吸毒人员50776人,再加上隐性吸毒群体则可达10万人左右,由此构成了一个不容小视的庞大消费市场。再就是吸毒者每人每天最低毒品消费量,国际上一般认为以四号海洛因为标准,每人每天最低消费量应为1—5克,而我国较一般的标准是每天平均0.3克。

综合以上因素,以2009年公布的数据云南目前实有在吸入员50776人,吸食海洛因者占吸毒人员总数的占85.8%,以每人每天吸食0.3克计,每年全省直接消费海洛因可达4.71吨。然后以每克海洛因零售300元、每千克30万元、每吨3亿元人民币计算,合计可值人民币近14.13亿元。如果加上隐性海洛因吸食者和鸦片、新型合成毒品等其他吸食者,则每年云南全省毒品消费量至少价值人民币20亿—30亿元。大约相当于年度全省GDP(2009年云南省GDP为6168亿元)的0.32%—0.49%,更不用说为了治理毒品问题还需要另外付出的巨大投入。

其二,边境沿线吸毒问题较为突出。按2009年的统计数据,在中缅边境沿线18个县市内,共有在吸入员20368名,约占云南全省在吸入员总数50776名的40.11%和中缅边境6州市在吸入员24203名的84.15%。其中,仅以在吸入员计,德宏州陇川、盈江两县超过4000人,芒市、瑞丽两市和普洱市澜沧县超过2000人,保山市腾冲县1825人,合计16619人,约占中缅边境沿线18县市在吸入员总数20368名的81.59%(见表3-2)。

表3-2 中缅边境沿线地区吸毒人数一览表(2009年)

中缅边境沿线地区吸毒人数一览表(2009年) 中缅边境沿线地区吸毒人数一览表(2009年)

资料来源:据云南省禁毒局《2009年第4季度全省吸毒人数分县情况表》整理。(6)

其三,少数民族深受其害,其中又以边境沿线地区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受害最深。如位于中缅边界中段的德宏州陇川县,截至2006年12月,全县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11491人,占全县人口的6.5%和全省在册吸毒人数8.5万人的13.46%,因吸毒死亡2126人,外出或下落不明者138人。现有吸毒人员6700人,其中景颇族3378人,占50.4%;汉族1674人,占24.9%;傣族999人,占14.9%;阿昌族445人,占6.6%;傈僳族151人,占2.2%;德昂族11人,占0.2%;其他民族42人,占0.6%。县内赛号乡10多个自然村曾连续几年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中一个村58户241人中有51人吸毒,吸毒死亡23人,艾滋病感染者21人,留下孤儿21人(7)

其四,吸毒人员年龄跨度大,分布区域相对集中。据统计,在现阶段的吸毒人员中,青壮年居多且日趋低龄化。吸毒人员的年龄,最小的仅8岁,最大的已99岁,相差达90余岁,但整体上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结构。17—36岁的吸毒者占吸毒者总数的50%以上,有的地方则达70%以上。如2006年,在陇川县的在吸入员里,17岁以下的为122人,占2%;18—25岁的为1614人,占24%;26—35岁的为2136人,占32%;36—60岁的为2387人,占36%;60岁以上的为441人,占6%。由此可知,17—36岁(不含36岁)的吸毒人员为3750人,占56%;17—60岁的吸毒人员为6578人,所占比例为98.2%(8)

此外,在边境一线口岸、城镇周边地区、交通沿线贩毒活动比较猖獗的地区,吸毒人员也较为集中。如澜沧县主要分布在东朗乡、勐朗乡、竹塘乡和县城周边地区,沧源县主要分布在县城勐董镇、永和乡。

其五,毒品种类日趋多样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云南边境沿线地区的毒品主要是鸦片。以后随着境外“金三角”毒源地毒品“白色化”进程的推进,海洛因开始大量流行。近年来又出现冰毒、摇头丸等新型合成毒品。但时至今日,毒品种类区域差别依然存在,如中越、中老边界沿线农村的吸毒者以吸食鸦片为主,而中缅边界中下段临沧、德宏的吸毒者以吸食海洛因为主,保山腾冲吸食“卡苦”(又称朵把烟,是以鸦片为原料,辅以芭蕉叶丝、车前草茎等助燃物掺拌煎熬而成的毒品,状如刀烟,其毒性与鸦片同)较为普遍。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