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infection after joint replacement)指的是关节置换手术后感染进入关节腔,通常分早期感染(术后3个月内)、延迟感染(术后3~24个月)与晚期感染(术后24个月后)。早期感染和延迟感染的病原菌通常源于植入假体时无菌措施不够严密,晚期感染则大部分由术后血源播散引起,通常源于皮肤、呼吸道、口腔和泌尿道感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发病机制是致病微生物、假体和人体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植入的人工关节是一种无法被粒细胞吞噬的大型异物,从而诱导产生了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缺陷,具有定植细菌和真菌的高危险性。

一旦生物被膜形成,黏附的细菌因为能够抗正常的粒细胞吞噬而持续存在,即使是很少的皮肤源性细菌也可能在手术中定植于假体上长期存活。早期感染常由强毒力的致病菌引起,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伴有严重的炎症反应,切口部位的急性红肿热痛,或者合并全身反应。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延迟假体周围感染通常发生在手术后3~24个月,多数为术中感染导致,一般是低毒力的细菌引起,例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引起局部、轻度的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窦道,散在的隐匿脓肿,可以合并非特异性症状。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晚期假体周围感染通常发生在手术后24个月以后,常常继发于原发性感染,通过血液循环将原发感染的病原菌转运至假体周围,引起假体周围感染,因此临床症状和原发感染有一致性(比如肺炎时有咳嗽、发热;皮肤感染时有红斑)。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6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