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天花病毒病(Monkey Smallpox Virus Disease)

  1. 首页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5. 痘病毒性皮肤病

猴天花病毒病又称人猴痘,是猴天花病毒(monkey smallpox virus),又称猴痘病毒引发的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1958年首次在实验室发现猴子体内存有猴痘病毒。1970年在非洲首次发现有人感染该病毒,但未有大规模流行,主要发生在民主刚果共和国。自2003年5月初,在美国中西部地区3个州接连发生人猴痘病例,至6月底感染者分布范围已扩大到7个州,感染者81例,这是该种病毒首次在西半球爆发。

病因及发病机制

猴天花病毒属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为DNA病毒,直径200~300nm,是一种除天花病毒以外惟一引起人类严重感染的正痘病毒,本病毒与人天花病毒、牛痘病毒和牛痘疫苗毒株有共同抗原。本病毒天然宿主尚不清楚,可寄生于多种动物,除猴以外,多种非洲鼠类,如松鼠、草原犬鼠、冈比亚大鼠以及兔、豪猪、穿山甲等灵长类、啮齿类动物亦携带有猴天花病毒。猴子感染本病毒后,症状与人天花相似,但亚临床感染更常见,根据感染病毒的毒株不同,感染动物的死亡率3%~4%。本病毒分离、培养特点与天花病毒不同,在RK13细胞株培养上生长良好,在39℃下鸡卵黄囊膜培养上能形成凹陷。

传播途径可有以下几种:①被感染的动物撕咬或直接接触染病动物的血液、体液、伤口而被传染;②人与人之间通过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伤口、体液或沾染病毒的物体如床上用品或衣服而被传染。易感人群为接触带猴痘病毒的野生动物、宠物或猴痘病人的人群,90%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接触发病率为12%,接种过天花疫苗(牛痘苗)的人群有一定的抵抗力,兽医和医生亦容易被感染。

临床表现

本症的临床表现与天花很相似,大多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为7~24天,平均12天,前驱期为2~5天。前驱症状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及咽喉疼痛等。皮肤表现为全身形态单一的皮疹,呈离散或集簇分布,数量不等,且都同时快速出现,经过斑疹、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阶段而后结疤,部分皮损有出血倾向,一般历时数天到4周。皮疹主要分布于四肢及头面部,口腔、生殖器部位亦可发疹。其他症状包括发热(体温≥37.4℃)、头痛、背痛、咽喉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早期颈、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且可作为与天花、水痘区别的重要症状。

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病例,一般被感染者症状较轻,接种过牛痘苗的人群有一定的抵抗力,感染后症状也比较轻。

猴天花病毒病一般预后良好,皮疹愈合后可留有浅表萎缩性瘢痕,病程2~4周。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人猴痘的死亡率约在1%~10%

组织病理

组织病理变化与天花相似,早期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扩张,真皮乳头水肿,血管周围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水疱期表皮增厚,细胞内、细胞间水肿,棘细胞气球样变性,棘细胞分离形成棘层下部水疱。脓疱期真皮血管周围中性白细胞浸润,并侵入表皮及疱液中,严重者可见红细胞外渗。愈合时表皮再生、结痂。

临床标本(包括皮损和血液)中分离培养出猴痘病毒或PCR检测临床标本,证实有猴痘病毒DNA,可确诊猴天花病毒病。电子显微镜观察受检物中有与正痘病毒形态一致的病毒颗粒或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显示组织内、皮损刮片中存在正痘病毒,也有助于本病的诊断。荧光抗体法和放射免疫法晚期患者血清中可检出猴天花病毒抗体。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本病临床上与天花很难区别,早期颈、颌下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临床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本病尚需与其他痘类病毒感染包括牛痘、羊痘、挤奶人结节、Yaba猴病毒病、塔纳痘病毒病相鉴别,也需要与疱疹类病毒感染(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相鉴别,组织、皮损及疱液中检测出猴天花病毒是确定诊断的惟一可靠依据。

治疗

对猴天花病毒病目前无确切有效的特异性治疗方法,患者一经发现需及时严格隔离至痘痂脱净,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性感染,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或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能有益,有报道抗病毒药物西多福韦治疗本病有效。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344.html